- 索 引 号:370403/2025-01899
-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执行公开
- 发布机构:薛城区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08日
- 标 题:2025年薛城区应急管理局上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2025年薛城区应急管理局上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
序号 |
年度任务目标 |
上半年落实情况 |
上半年工作进度标识 |
第三季度工作开展计划 |
74 |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一是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压茬开展“百日攻坚”、“四抓四提升”和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全区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88项,挂牌督办3项,已全部整改完成;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769次,34392人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1251次,80809人次,排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384条,已整改384条;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075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按要求带队检查13340家;行政处罚98次,罚款100.4万元。 二是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各项宣传活动。在“薛城应急管理”公众号开通“安全生产月—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专栏6期,发放应急知识手册、应急避险科普资料5000余份,解答群众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安责险相关问题200余次。 三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危化品、工贸、民政、特种设备、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消防等行业领域结合实际,深入细致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提高“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水平,消除问题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强化监管执法,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
按进度 |
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全区安全生产排查整治行动,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抽查、督导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确保每一家生产经营单位都有部门负责、有人监管。 |
75 |
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建成区级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实现镇街、重点村居基层应急救援站点全覆盖。 |
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区应急服务中心完成应急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仓库的管理,迎接省人大、省厅等领导调研检查及淮河(沂沭泗)流域防汛抢险救援交流座谈会议现场观摩,给予高度评价。重点村居基层应急救援站点按照计划选址,制订建设方案。 |
按进度 |
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计划开展应急演练,继续完善服务中心的管理和软件建设,强化社会应急队伍进行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队伍突发事故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体系、多灾种的社会化“一站式”应急救援服务。对基层救援站建设进行督导,掌握进度,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并强化规范对救援站的管理制度。 |
76 |
统筹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等各领域安全工作。 |
森林防灭火:1、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镇街负责、村居落实”责任体系,签订责任书8份,与各区(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5份,镇街间签订防火协议10份,明确各方职责,真正实行网格化管理。2、修订并印发了《薛城区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薛城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森林草地防灭火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等机制文件。3、下发通报4期,健全责任清单,进一步完善了应急保障体系。4、开展森林防火“六进”活动,发放宣传单20000余份,悬挂横幅500余条,开展防火知识讲座7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13余条,群众防火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先期处置能力不断增强。5、建立林区隐患点位管理台账,重点林区设检查站,严管各类用火,加强对特殊人群监管。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事等用火管理进一步规范。6、运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健全预警监测体系,与气象部门合作发布预警。建成全方位24小时预警监测系统,强化林火阻隔系统。7、加强物资储备,组建6支镇街防灭火队伍,开展培训演练14次,参与演练人员达700余人次,专业队伍实战能力增强,应急响应速度加快。8、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组持续加大对林区、祭祀场所、输配电设施、加油站、施工场地等重点部位的排查力度,防火期每月至少4次全面检查,重点时期每周3-4次,及时跟踪整改问题,确保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防汛抗旱:1、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机制运行情况。根据去年6月印发的《薛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应急局侧重于“救”,印发《薛城区应急管理系统防汛工作方案》,新建防汛监测预警、防汛AI智能“叫应”2个平台,年可精准应急“叫应”10万余条次。防汛工作基础台账相关责任人已全部录入应急“叫应”平台,实现防汛责任落实全覆盖。5月下旬承办淮河(沂沭泗)流域防汛抢险救援现场观摩会,6月上旬,顺利通过省“四进”工作组和市防指综合检查组检查。2、隐患排查整改情况。3月印发《关于开展应急管理系统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对全区危化企业等防护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现累计派出检查组10个,检查36处,发现隐患24个,全部建立台账完成整改;配合区城乡水务局完成对全区的防指综合检查工作。3、资金使用情况。4月按程序完成2024年度中央自然灾害补助29万元物资采购,为7个镇街17个村居和4支救援队伍配发应急物资装备14种6079件(套);5月完成“龙吸水”防汛抢险车的调拨和培训工作;2025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其中25万洪涝灾害资金已按程序发布招标公告,预计7月下旬物资采购配发到位;70万元抗旱灾害资金,目前已完成财政采购备案程序和意向发布,预计11月前采购到位,主要用于防汛重点村、基层物资储备站(点)标准化、“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和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提升建设。4、预案演练培训情况。配合区城乡水务局、执法局完成《薛城区防汛应急预案》、《薛城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滞洪区运用预案》等区级防汛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印发通知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救援“四不”紧急拉动工作,截至目前,凯润花园社区、南立交、焦化厂宿舍三个场景共拉动队伍5支59人,拉动总人数100人;6月18日完成枣庄市防汛抢险队伍紧急拉动演练承办工作;联合区城乡水务局制定《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暨现场培训工作方案》,拉动培训区镇两级防汛队伍骨干力量和防汛责任人90余人,有效提升全区防汛队伍抢险救援综合能力。5、物资储备和队伍组建情况。汛前全区生活保障物资储备达7000人规模,配备大巴车 60 辆、冲锋舟49 艘、挖掘机 37 台、发电机组 44个、自卸车44辆、推土机2辆、装载机33辆、升降车2台、起重机6台、打桩机2台、明确了存放位置、驾驶人员、联系方式等。区直职能部门分领域共组建防汛救援队伍 27 支、1170 人,各镇街均组建了30人以上防汛救援队伍,各村居均组建了 20—30 人的村级防汛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和指挥提供有力保障。6、防汛重点村建设情况。今年建设任务为陶庄镇上武穴1个村,相关建设标准和通知已和陶庄镇、上武穴村对接,4月为上武穴村调拨了一批物资,计划7月份在采购完成的基础上再调拨一批物资。7、社会应急力量工作。根据市局通知,筹备全市防汛社会应急力量工作会议,向市局提报了9个企业简介、发言材料和社会资源统计表。 极端天气防范应对:1、修订完善《薛城区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联动工作机制》。2、组织专家会商,印发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2份。3、根据区气象台气象预报、预警信号,发布《灾害风险预警提示》23期。4、印发《薛城区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薛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5、开展2025年全区灾害信息员培训并组织区、镇、村三级灾害信息员参加全国救灾救助业务暨灾害信息员师资视频培训班以及全市灾害信息员培训班。6、下发《关于核实上报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相关应急物资的通知》,对各镇街、有关部门相关应急物资进行摸底。7、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
按进度 |
森林防灭火:1、持续加大对重要林区的预警监测。2、处理各种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3、完成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等。 防汛抗旱:1、强化值班值守。面对洪涝灾害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变化,有强降雨等重大汛情、险情、灾情预警,第一时间预研预判,按《薛城区应急管理系统防汛工作方案》,迅速决策,加强应急联动、力量先期预置,确保做到应对精准、科学、迅速、高效。2、按时完成2025年下达的中央自然灾害补助资金使用,按程序推进完成物资采购、装备验收和调拨配发工作。3加强基层防汛减灾能力建设。面对基层一线防汛物资、资金短缺等弱项短板,进一步争取政策、资金或防汛物资、技术指导等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救援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和防汛重点村标准化建设,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安全发展保驾护航。4根据区减灾委办公室5月底印发《薛城区“镇自为战、村自为战”应急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按照文件会议部署,对防汛方面的工作确保顺利推进、按时完成。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极端天气防范应对:1、组织专家会商,印发薛城区2025年7、8、9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2、根据区气象台气象预报、预警信号,及时发布相关灾害性天气风险预警提示信息。3、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领导工作部署,持续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