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0-00018
  • 主题分类:领导干部专家解读
  • 发布机构:区工信局
  • 成文时间:2020年10月19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0年10月19日
  • 标  题:【主要负责人解读】薛城区工信局局长田峰同志关于化工产业强链和延链的解读
  • 效力状态:有效

【主要负责人解读】薛城区工信局局长田峰同志关于化工产业强链和延链的解读


10月14日-16日,2020年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漳州召开,全国1600名重点化工园区代表相聚在充满活力的漳州,共同探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化工园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面临的新任务,相互交流经验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让我深受启发,为了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结合我市、我区化工产业现状和“十四五”的发展要求,围绕化工产业强链和延链进行解读。

一、化工产业现状

一是全国化工产业现状。我国化工产业分为两大主导产业,分别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其中石油化工比重占到55%。2019年全国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33万家,85%的企业已入驻园区。全国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的重点化工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57家,省级351家,地市级268家。全国已形成产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园区14家,较“十三五”初期增加了75%。500亿至1000亿的大型园区33家,100亿至500亿的中型园区224家,产值小于100亿的小型园区405家。虽然超大型和大型园区的数量仅占我国化工园区总数量的7%,但二者的工业总产值却占化工园区工业总产值的近50%。石油化工园区集聚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优势正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全市化工产业现状。我市是山东省重要的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共计6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36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9%;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8%。已形成以煤化工(包括煤气化、煤焦化、煤焦油深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甲醇制烯烃)、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制品为主体框架,拥有合成氨、尿素、甲醇、醋酸、焦炭、煤焦油、粗苯、LNG等几十类产品的生产格局。全市拥有省级化工园区4家(鲁南高科技化工园、薛城化工产业园、峄城化工产业园和枣庄市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省级化工重点监控点2个(盛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我区化工产业现状。我区作为枣庄资源型城市转型核心区,面对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着眼新旧动能转换,把高端化工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规划建设了薛城化工产业园,以5.5亿立方煤制气为种子项目,聚集发展煤焦化、煤制油、煤基新材料产业。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和创新发展,目前已累计引进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达180亿元,形成了18种主要化工产品、400万吨/年产能的煤化工产业循环园区,被山东省认定为首批化工园区。2019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00亿元,纳税4亿余元。同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智慧化工园区”。

  1. 化工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是面临四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是,10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的通知》,在支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明确重点、具体路径和措施,大力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这些政策与化工产业实施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招商引资等直接相关,是产业的政策红利,运用好这些政策有利于加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是,10月9日,中国石化联合会下发《关于开展绿色化工园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确立了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的标准和方向。这为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风向标,能够进入绿色化工园名录,将是未来园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意见,这部法律规定了化工园区设立、规划、布局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也将是我国涉及化工园区的第一部法律,对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今后化工园区发展的保障、遵循和支撑。

第四是,全球化工产业布局面临重构。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必将加速世界化工产业进入新的变革与调整期。全球化工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势在必行,其广度与深度都将超出预期。这种变革与调整以及重构过程,也必将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二是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是从国际看,一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园区在优化布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批像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烟台万华化学工业园、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发展水平领先的化工园区,但是整体水平同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许多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高。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疫情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3400多万吨有机化学品,同比增长17.1%,这其中很多都是为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配套的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高端化工产品。另一方面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在疫情的催化下,影响世界经济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加速暴发,行业发展将面临国内外宏观形势不确定性、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第二是从国内看,一方面,大块头化工园区异军突起,竞争环境愈加激烈。比如,2019年,全国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已经达到224家,可以说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创新能力亟待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化工行业一直是贸易逆差很大的行业,逆差的原因就在于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的创新能力弱。据了解,201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222亿美元,其中进口4952亿美元,出口2269亿美元,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683亿美元。其中,聚烯烃弹性体(POE,工业塑料的关键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100%。产业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我们发展最突出的短板,因此,要实现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必须依靠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突破。

三、几点工作思考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研究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江苏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等一流园区的“十四五”的发展思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采取产业链招商图谱的办法,进行护链、强链和延链。产业链招商图谱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比如,当年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开发区紧紧抓住日本丰田、本田、三菱等汽车厂商落户后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开展汽车产业链招商,使全球范围内与三大汽车厂商有着数十年合作关系的数百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企业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各自提升,群体创造价值的产业链条。

二是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联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联盟指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组织机构,整合跨区域、跨行业创新资源,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任务的合作组织,构建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集聚相关产业创新资源,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比如,2018年,烟台市为做强医药产业,攻克系列“卡脖子”技术,到北上广等13个城市,走访16所“双一流”高校和国字号科研院所,依托荣昌制药组建了“烟台市医药与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一大批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眼下,荣昌制药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是我国首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抗癌药物。同时,荣昌还“手握”10余个国家一类在研新药产品,这些成果都是协同创新的成效。

三是培育领头羊企业。据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分析,现在国内不少化工园区规模不大、后劲不足、发展特色不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实力的领头羊企业。对此建议把加快引进和加强培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优化园区的规划定位,采取更加开放的措施,推出更高水平的服务,加强有针对性的招商,只要家有梧桐树,肯定会引来金凤凰。跨国公司、领头羊企业的引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化工园区只有给这些企业创造比别人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才会有吸引力,才有可能达到招商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已经入园企业的培育,在现有企业中发现和培育一些有可能成为未来领头羊的企业,这可能是一个“慢工活”,但今天不动手,明天就会更被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的那样:“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