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2-00338
- 主题分类:文字解读
-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2年05月2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5月21日
- 标 题:(文字解读)薛城区教体局关于《薛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解读
- 效力状态:有效
(文字解读)薛城区教体局关于《薛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根据国务院、省、市要求,区教体局牵头起草了《薛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
一、起草背景和起草过程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远景目标。作为“十三五”全民健身工作的延续,各级相继出台了“十四五”全民健身工作的实施计划,2021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7月27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12月17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枣庄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枣政字〔2021〕23号)要求“各区(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区全民健身工作需要,区教体局起草了《薛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文件起草前,认真学习了《薛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2年薛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月底形成了《实施计划》初稿,先后在体育系统、镇街、区直部门(单位)、企业征求意见,综合意见反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本《实施计划》。
二、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位居全市前列。全面建成城区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推进中心城区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以上,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3.5名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开放,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活动遍布城乡,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2、具体指标。
指标内容 |
指标要求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
42%以上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2.9平方米以上 |
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 |
3.5名以上 |
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 |
2个 |
新建健身步道 |
不低于30公里 |
新建社会足球场地 |
不少于1个 |
三、主要内容
《实施计划》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位居全市前列。全面建成城区社区“15分钟健身圈”,逐步推进中心城区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以上,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3.5名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开放,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活动遍布城乡,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三)重点任务。围绕工作目标制定了七项重点任务,明确各镇街、26个区直部门(单位)工作职责。
一是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以区级“三个一”、镇街“两个一”为重点,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足球场、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强化全民健身设施运营和管理维护,提高现有场馆综合利用率。建设智能化室外健身路径1处,推进体育场馆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万方杯”篮球联赛、薛国棋院少儿围棋赛、乒乓球比赛、太极拳(剑)、门球、健步走等品牌赛事,持续擦亮“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全省老年太极拳之乡”品牌,争创“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以镇(街)、行政村(社区)为单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身群众为骨干,组织举办各类健身技能交流展示和赛事活动的“社区运动会”。在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摩托车运动、农民丰收节等特色健身活动。
三是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建设。
四是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水平。开展体质测定和运动能力评估,组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和健身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
五是推动特定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开展机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老年人体育赛事、残疾人赛事、妇女健身活动、少数民族体育赛事等。
六是加强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是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与教育、体育与医疗、体育与旅游、体育产业的融合。
(四) 保障措施。根据目标任务,提出五大保障措施,分别是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用地保障、安全保障、制度保障,推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顺利实施。
解读人:薛城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胡从芳
联系方式:0632-44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