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3704030010/2023-00009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薛城区住建局
- 成文时间:2023年03月1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03月13日
- 标 题:薛城区住建局2023年工作要点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住建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的提升之年,区住建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饱满的精神,提速的节奏,实干的作风,在“打造首善之区、建设品质薛城”中奋力书写住建篇章。2023年具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品质薛城建设),谋划三大区域更新(即5.4平方公里蟠龙河产城新城区域;连接新老城区的两高城市更新区域;城南河庄湖片区),建设九大片区(即东巨山片区棚改、西小三四期棚改、薛庄棚改、四里石棚改、来泉庄棚改、曹沃棚改、古井棚改、长途汽车站片区改造、薛国文旅综合体),实施六项民生工程(即小沙河片区更新改造、来泉片区路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供热管网改造、农村清洁取暖),抓好五大领域管理(即建筑市场领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领域、房地产领域、物业领域、供热燃气市政公用领域),化解三大风险(即农民工工资拖欠、开发项目烂尾延期交房、住房保障中心下属企业破产),抓好基层党建,打造清洁干事的住建队伍。2023年区住建局重点工作如下:
一、项目建设类
(一)城市更新项目
1、蟠龙河产城新城。北起枣曹路、南至郯薛线,东起京沪铁路、西至蟠龙河,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以古井棚改征收回迁建设为起点,对该区域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完成医院、学校、河流、道路、物流、产业导入等,形成生态、宜居宜业产业新城,与微山有机衔接。
2、两高之间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该项目位于京沪高铁、京沪高速之间,北起枣曹路、南至新郯薛路。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该片区域进行更新改造,为市级重点项目,由市里牵头组织实施,薛城区搞好配合。
3、河庄湖片区生态新区建设。北起郯薛线、南至原沙沟十九中学前新郯薛线,东起京沪高速路,西至京沪铁路。聘请同济规划院尽快完成河庄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年内区里成立指挥部,加快土地调整、征收,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村庄搬迁、征收;加快该区域路网建设,合理布局、学校、医院、酒店、住宅,围绕水库、河流和城南绿轴,打造绿色、宜居、高品质城南新城。
(二)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工程类项目)
1、小沙河城市更新试点片区项目:总投资7.8亿元,占地面积10500亩,对锦阳河西支、小沙河东支河道两侧绿化提升,实施绿化提升、亮化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一廊、七区、二十八园”等多功能特色区域。该项目采取PPP模式实施,两年建设期,18年运营期。2023年6月底前计划完成河道和人工湖开挖砌垒、河道两侧土地整平、绿化栽植、桥梁等设施建设。该项目由济南同圆设计,晟润集团负责具体实施,已列入2023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
2、道路建设项目(来泉片区路网、张山五路共8条路,总投资1.67亿元,该项目已列入2023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
(1)韩龙山路(2)张山五路(3)来泉一路(4)来泉二路(5)来泉三路(6)来泉四路(7)来泉五路(8)来泉六路:3、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已列入2023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4、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该项目已列入2023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
(1)薛城区中兴世纪城等142个小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薛城区四季菁华等131个小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5、世纪大道回水加压泵站建设项目6、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该项目已列入2023年全区民生实事项目)7、农村清洁取暖项目
(三)棚户区改造项目及薛国文旅综合体项目、长途汽车站片区改造
1、东巨山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2、临山片区(薛庄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3、四里石一期棚户区改造项目
4、西小三、四期棚户区改造项目
5、来泉庄棚户区改造项目
6、曹沃村棚户区改造项目
7、古井棚户区改造项目
8、长途汽车站片区改造项目
9、薛国文旅综合体项目
二、行业管理类
(一)房地产业
1、土地招拍挂前,征求建设条件意见书时,将充电桩、停车位、自行车棚、物业用房等作为要件进行明确。
2、在施工环节,强化按图施工监管,防止不按图施工,擅自修改设计等问题的发生。
3、在销售环节,建立楼盘信息公开发布机制,依据政务在线平台,发布商品房开发项目规划、设计、学区、交通、环境、不利因素、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等信息。
4、实行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管理,对不按要求备案的项目立即整改。
5、探索建立第三方公证机制,开发企业对样板房相关核心要素进行公证,固化各项装修材质及样板,确保业主“所见即未来所得”。
6、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预售所得款项用于商品房有关工程建设。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后,在小区公示为期一个月,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投诉后,方可解除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7、在交房入住环节,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对验收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维修。
8、督导指导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在交房现场设立咨询服务专班,及时受理、登记业主反馈质量问题,并组织做好维修。
9、参与消化开发项目烂尾,房产办证历史遗留问题。
10、做好保交楼政策落实工作。
11、房地产项目交房验收备案实行单位、验收人签字负责制度,并在小区公示。房地产项目交房验收备案,应监督开发企业在业主上房办证时督促缴纳住房维修基金。
12、每月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加快房地产发展的措施建议。
13、做好房地产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稳定。
14、争取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在薛城入库,原则上在薛城开发的项目必须在薛城区纳统,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做好对接。
15、年内争创更多的资金、典型现场会、荣誉等。
(二)建筑业管理
1、严格落实建筑领域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2、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市场规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山东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3、依法加大对建筑市场建设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查处案件相比去年提高8%。
4、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建筑业方面的观摩现场召开,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等奖项,争取更多的改革案例。
5、探索和培育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智能建筑,推动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
6、加大建筑领域招商引资工作。
7、抓好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信访稳定。
8、深入推进建筑领域反腐倡廉,加大反面教材警示教育。在建筑工地推行红色党支部建立。
9、围绕创城和市驻地建设,搞好工地围挡升级,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积极完成各项创城任务。
(三)住房保障
1、强化住房保障政策宣传,提升社会知晓率。
2、抓好公租房的管理和租金收取,以及租赁住房补贴发放。
3、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对经济住房保障对象资格检查。
4、加强对人才住房建设方面的行业指导。
5、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下属企业破产改制工作开展。
6、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
(四)棚户区改造
1、督促加快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
2、做好棚改项目申报、手续办理、资金争取等工作。
3、加强棚改项目调度、督导、通报,及时协调各种关系。
4、做好棚改项目征收工作。
5、做好信访投诉、安全稳定工作。
6、配合做好棚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
7、做好与征收村庄提前摸底评估工作。
(五)城市供热管理
1、严格执行省、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
2、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区城市供热保障办法,特别是解决老旧小区供热保障办法。
3、加大对老旧小区和供热管网、供热设施的改造提升。
4、对城区供热进行智慧、节能改造。
5、做好供热信访稳定工作。
(六)城市燃气管理
1、认真执行上级城市燃气相关法律法规。
2、持续深入开展燃气安全百日整治活动;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加大餐饮行业燃气整治及黑气瓶整治。
3、完成年度燃气老旧小区管网改造任务。
4、加大对燃气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查处。
5、完成省、市安排的工作任务。
(七)自建房管理
1、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开展好自建房专项治理活动。
2、兜住底数,建立台账,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
3、加强督导调度,责成期限完成隐患整改,确保安全。
4、及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
(八)农村清洁取暖、农村改厕后续管护
1、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取暖三年行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善档案资料。
2、督导镇街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
(九)老旧小区改造
1、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模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2、对老旧小区外墙颜色、建设质量等严格把关。完善各类手续,建立档案。
3、坚持早行动,提前完成老旧小区年度改造任务。
4、多打造精品和亮点,筹备省市现场会在薛城召开。
5、多考虑建设充电桩、停车位、停车棚等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
(十)物业管理
1、力争上半年,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条件的小区组织成立业委会。督导物环集团于6月底前完成城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接收。
2、积极推进红色物业阵地建设,由所属镇街、区住建局对相关小区进行帮扶指导,落实红色物业元素,打造红色物业亮点。
3、对群众意见大、上访率高,服务水平低的物业公司,由所属镇街督促指导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适时召开业主大会,按程序解聘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4、积极与区监委汇报沟通,推动各部门依据职责落实好工作职能进社区、进小区,做好物业“小切口,大文章”,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5、积极探索做好“社区+物业+网格”管理文章,夯实基层社会治理。
6、形成更多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在国家级、省级、市级进行推广,争取召开省市现场观摩会。
四、社会管理类
(一)社会信用评价
1、将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物业企业、燃气企业、供热企业等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2、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3、研究社会信用评价传导应用,发挥实际效能。
(二)社会满意度
1、围绕社会满意度,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社会认可度。
2、研究提升本行业社会满意度措施及典型经验。
3、多宣传、多引导本行业社会满意度典型。
4、本行业社会满意度提高30%以上。
(三)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
1、抓好行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
2、年内行业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3、年内多创安全生产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