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0-00210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 发布机构: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
  • 成文时间:2020年12月2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0年12月20日
  • 标  题: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2020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2020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0年度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

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报告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  马运福

(2020年12月20日)


现将2020年度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薛办发[2020]17号)文件精神,薛城生态环境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重点,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为建设法治市中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述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依法行政学习。

我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宪法法律、民法典和党内法规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成立了法制宣传办公室,明确了职责,配备了2名专职法制工作人员。加大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力度,多次组织环境监察大队执法工作人员和法制科人员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及时更新执法内容,深化法律法规学习,重视学用结合,增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水平。

(二)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落实。编制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三项制度”落实文件及实施细则、行政事项流程图,编制行政执法人员言行规范指引、音像记录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完善我局行政权力事项并及时填报用山东省监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我局各项执法行为。

二是严格执行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了行政处罚集体审查领导小组,完善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环境违法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所有行政执法决定必须经过法制机构审核把关,按照规定程序召开案审会,实行集体决策,规范了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工作,使行政处罚案件更加公正、公开、合法。

三是规范和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局领导班子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强化集体领导观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对涉及人、财、物及“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推进决策科学民主。

(三)稳步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在落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大气环保督察、大气环保督察“回头看”、“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活动,采取常规检查、突击抽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利用反思维工作方法,尤其利用在节假日、星期天和不良天气作为检查特殊时段,加大对辖区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企业和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对全区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和隐患整改,确保问题查找到位,整治到位,违法处理到位。通过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提高监察标准,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建立台账,对号消零等工作机制的落实。落实《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规范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罚”“轻罚”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枣庄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的通知》以来,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今年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活动25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658余人次,排查一般环境隐患及突出环境问题90余个,重大隐患17个,分别责令限期整改。立案查处环境违法14起,处罚139.8万元,有力震慑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提升了环境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重拳出击依法治理,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高位推动,今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12次,区政府主要及分管同志督导调研30余次。特别是9月16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百日决战会议以来,组建了由区领导、镇街、部门主要及分管同志为成员的“大气群”,实时掌握工作动态。明确区级领导亲自部署、职能部门强化督导、镇(街)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成立14个督导帮扶组,抽调60名重点污染源督查专员,聚焦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落细。综合运用走航车、扬尘智慧平台等方式,为精准处置污染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扎实开展整治扬尘污染专项行动,对水泥粉磨、机制砂石、国省县乡道路等行业领域污染源进行集中整治,先后整改工业企业及工地问题500余件,取缔“散乱污”32家、散煤经营站点15家、查扣渣土车、超时施工商混车200余辆。强化“阳光施工”“阳光运输”等管控措施,全面落实“六个100%”,建立柴油货车24小时动态巡查监管制度,有效避免扬尘污染问题。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对未申报登记的、达不到排放标准的禁止作业。1—11月,我区PM2.5、优率率分别为53μg/m3、64.5%,在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模拟考核中,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五)加大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环保法制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主阵地,积极向各大网站、报社、电台等媒体报送环境信息。今年以来,在《中国环境报》、《枣庄日报》及各大网站发布信息81篇。由于疫情防控,我们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宣传“6.5世界环境日”、“4.22世界地球日”,拍摄制作《我的环保故事》微视频上传至各大网络媒体,宣传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薛城。利用环境教育基地(薛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薛城区蟠龙河湿地)定期、不定期对公众进行开放,来自全区中小学、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单位的人员到两处环保教育基地进行零距离实地学习,及时、全面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知识。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还需要创新,制度建设有待强化;二是执法力量薄弱,执法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措施

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在狠抓职工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全面加强执法队伍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提升环境监察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二是进一步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对自由裁量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推动自由裁量权的正确合理行使;三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权力运行,对权力运行实行全方位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