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5-00671
- 主题分类:部门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1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16日
- 标 题: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薛城分局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一是强化精准溯源与动态监管,进一步依托“薛城生态智慧大脑”,开展“513”整治行动,动态更新污染源清单并精准溯源分析。二是深化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加大对31家建筑工地和枣曹路、店韩路、陶庄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颗粒物管控。加强对38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实施错峰生产、强化无组织排放管控、提升治污效能,降低VOCs排放。三是完善高值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优化数据模型,24小时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产治污设备不同步运行”“重污染应急管控期间未停产”等数据预警,动态调整预警重点和频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污染源。
二、深化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一是加速绩效提升进程,针对潍焦集团、中力阀门、邦泰涂料3家B级企业和拓宇建材、顺兴水泥、天润达3家重点企业,加大帮扶力度,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帮助企业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尽快创成A级或绩效引领型企业。二是推进清洁运输全覆盖,加快替代新能源车辆,调整运输结构,4月底前开通邹坞化工园区、陶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直通枣庄港专线,实现清洁运输常态化、规范化。三是做好LDAR监测和枣换炭平台全覆盖,对于12家LDAR检测企业,加强督导帮扶,确保应测尽测、应检尽检。推动20家涉VOCs企业的活性炭更换任务,严格按照规定周期更换活性炭,保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高效运行。
三、全面消除水环境隐患。加速推进国运花苑小区等3处雨污分流改造,4月中旬前完成长白山路东、光明路南“以河代管”问题整改项目实施。全面排查老城区污水管网,对摸排出的破损、堵塞、错接等问题、“应收未收”问题立即整改。持续开展汛前排查,减少垃圾等污染物入河,加强河流监测预警,做好涉水企业污染物监控,及时整改隐患问题。
四、创新优化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企业自查、赋分考核、动态管理、生态信用一体的正面清单监管体系,在先行开展84家企业自巡查模式基础上,逐步优化数据模型,争取3月底前完成全覆盖。完善末端感知,建立无人机基站和高空瞭望,开展自动巡航监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系统。深入推进监控中心扩项工作,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赴外地学习先进监测设备与前沿技术手段,构建全方位、实时化监测体系。
五、全力推动试点示范创建。聚焦碳足迹领域,积极与省环境规划院开展合作,争取出台焦化行业和特种水泥行业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加大对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究与筛选力度,引入前沿且成熟的治理方案,全力推动更多试点示范项目落地生根。深入探索实施近零碳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低碳化、清洁化改造。深化薛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六、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对846件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信访件再次开展“回头看”,动态更新263项整改任务清单台账,构建“排查梳理+回头看+长效监管”工作体系。开展13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行动,逐一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单位,并定期通报,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实施“一事双督、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充分借助新成立的区纪委5个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监督检查组,对问题排查整改情况进行细致督察。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