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
  •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2480
  • 主题分类:议题解读
  •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30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30日
  • 标  题:【议题解读】区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2024)关于《薛城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起草情况
  • 效力状态:有效

【议题解读】区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2024)关于《薛城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起草情况

8月30日,薛城区人民政府召开2024年第38次常务会议,听取《薛城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的起草情况汇报,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会议相关内容,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县域组建医疗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2019年,国家层面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建设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更好实现资源下沉和县域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2020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出要求。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20246月,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山东省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202410月底前,全省78个县(市)和有条件的市辖区合理制定或完善方案并实质启动

今年2月,我局被列为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基层联系点,根据联系点工作方案,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要求拿出一些创新举措,进一步打开工作局面,形成1—2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同时,我区辖区医疗资源丰富,病源和医保基金区外流失较为严重,通过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方式,可推动辖区医疗机构抱团发展,全面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利于争取上级有关政策,防止医保资金大量外流,有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基层首诊,方便群众就医

二、起草过程

区领导高度重视医共体建设工作,巴海峰书记专题听取工作汇报,要求结合实际全面推进落实。樊猛区长批示要求,要在全省打造医共体建设亮点、经验。李军副书记、庞建广常务副区长分别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审阅了工作报告和《实施方案》。周海燕副区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多次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亲自参与《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同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意见建议28条,根据意见建议做出11处修改,形成这次会议审议稿。

在《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我们紧紧把握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联动发展和治理,结合区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现状,因地制宜,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方案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建设医共体,实现辖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促进全区医疗卫生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为基本原则。从坚持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健康优先、稳中求进四个方面,阐述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属性、三医协同联动发展和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以及因地制宜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

第三部分为工作任务。主要从建立县域医共体治理体系、健全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四个大方面的16条具体措施明确医共体建设的重点任务。

第四部分为实施步骤。8月开始至11月底分启动、实施、评估三个阶段进行。

部分为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测评价、强化督导考核、强化宣传引导四项内容,为方案落实提供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