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
  • 索 引 号:0000143493704030010/2024-02875
  • 主题分类:市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4年08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4年08月28日
  • 标  题:2024年度薛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13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沙沟抗战胜利受降地纪念园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4年度薛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13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打造沙沟抗战胜利受降地纪念园的建议)

尊敬的巩存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沙沟抗战胜利受降地纪念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沙沟受降是抗日战争八路军唯一的一次受降,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永载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册。沙沟受降地位于薛城区沙沟西村火车站铁路附近,占地约30余亩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曾题字沙沟受降地

为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弘扬革命精神、抗战精神,打造沙沟抗战胜利受降地纪念园再现沙沟受降的光荣历史,我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红色文化平台。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布展面积560平方米的十里湾·研习社。其中三分之一空间布局沙沟受降内容,再现铁道游击队沙沟受降的光荣抗战历史,展现枣庄最红的资源、最美的传奇、最亮的名片研习社自202171日开馆以来,利用自身的文字、图片、实物和场地优势,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回顾经典电影片段等,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成为省内外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员、学生接受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二是讲好沙沟红色故事。我区从加强宣传入手,全方位营造沙沟受降红色文化氛围。组织开展研读一本书、传唱一首歌、讲述一个故事、观看一系列视频四个一活动,让红色基因活化为可唱可讲,可读可看的文化产品实施互联网+红色故事,通过今日头条、两微一端、抖音APP等新媒体客户端,采取文字、图片、微视频等方式,对红色故事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同时将传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实践站建设,定期组织红色理论宣讲员对全中小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宣讲,讲述黄楼伏击战古会锄奸茶棚立信等铁道游击队经典红色故事,引导全未成年人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红色基因,打通传播红色文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创新红色资源宣传。沟受降题材剧本《十七受降区》,以近代革命、真实抗战、红色传承为故事元素,真实再现沙沟受降这一成建制日军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地方游击武装的唯一一次投降的历史事件。现阶段,已通过党史办和国家电影局批准拍摄,鲁南铁道大队时任郑惕政委、刘金山大队长家属授权。近期,正按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要求修改剧本,拍摄完成后明年在全国各院线、央视6套黄金时间、互联网平台、版权交易平台、校园院线和公益院线平台播出

四是积极谋划沙沟抗战胜利受降地纪念园建设。目前已聘请省、市规划部门专家考察论证,申请国家红色建设项目资金,规划建设二区一街以原职工宿舍、大兵营修旧复旧,打造恢复区域,还原日军侵略者在鲁南地区所犯的滔天罪行重点围绕四性(唯一性、经典性、战略性、杰出性)做文章,打造红色区域,同时配套沙沟受降人物厅、沙沟受降遗物厅、沙沟受降影视厅、红色通道展示厅、鲁南民众自卫军纪念厅,再现铁道健儿挥戈百里铁道线经典传奇的战斗故事。计划复建明清民国时期民俗一条街,展现鲁南地区的风俗民情,使游购融为一体。沟受降遗址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的碑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立,为保护好、利用好枣庄市唯一的全省红色经典文化遗址,规划建设高标准碑亭,并配套建设纪念碑廊。

再次感谢对我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