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2777
- 主题分类:议题解读
-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25年11月0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11月01日
- 标 题:【议题解读】区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关于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议题解读
- 效力状态:有效
【议题解读】区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关于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议题解读
11月1日,薛城区人民政府召开2025年第55次常务会议,研究全区知识产权工作,为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议题,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快推动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供给。聚焦全区重点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精准了解企业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领域需求,建立服务需求清单,为全区创新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服务。搜集、整理现有薛城青萝卜、圣土山黑猪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中陈郝陶瓷、张庄石榴等地方特色产品资料,助力收录《品牌枣庄--地理标志》一书,强化我区地理标志产品梯队培育。加强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协调专家资源跟进服务,累计为企业提供纠纷应对指导6次,为企业维护海外合法权益提供坚实依靠。
(二)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目前,我区企业已成功申报市级商标品牌指导站5处、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试点项目3处,推进知识产权指导服务下基层,着力提升我区重点产业市场竞争力。组织山东晟达菲尔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中力高压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申报马德里商标、专利导航等项目,其中,“能源化工阀门关键技术专利导航”项目顺利通过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验收,实现了薛城区省级专利导航项目零突破。
(三)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升运用效益。深入各镇街、区直各部门开展专利质量提升系列活动,宣讲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政策要求,推动全区专利从“重申请”向“重运用”转变。围绕企业需求清单,主动对接枣庄学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搭建专利转化桥梁,完成专利转化许可75件次,切实提升专利转化运用效益。
(四)强化行政执法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大数据检索、群众举报等多渠道,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线索的收集、摸排,联合宣传部、公安、检察院、法院、文旅等多部门开展“4·26”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行政监管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紧盯侵权假冒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和重点商品,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方位护航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今年来,我区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标知识产权强县仍有差距,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能力有待提升。一是重视程度亟需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例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移转存在被动推进的情况;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未能将知识产权视为核心竞争力,相关申请被动满足于项目申报,质量不高,转化率低。二是专利质量不高。我区专利多集中在传统、低技术门槛的行业,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专利布局薄弱,发明专利占比偏低,高价值专利较少。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下一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围绕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与各镇街、相关部门联动,广泛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切实维护好知识产权生态发展,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良好氛围。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聚焦商标布局、专利侵权纠纷、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打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关键堵点,持续为我区企业、个人做好知识产权服务工作。
(二)提升专利质量,赋能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各相关单位优化调整项目评审、企业认定、职称评定等评价政策,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建立以运用为导向的专利申请质量评估制度,挖掘真正具有技术突破性、产业适用性和市场前景的专利,提升创新主体专利申请质量,助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人才环境,打造智力引擎。积极整合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资源,紧密围绕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务操作有机结合的培训形式,推动行政管理人员向高水平知识产权实务人才转型。定期为创新型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推动我区企业创新创造发展。
会议指出,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提高思想认识,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推动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能的全面提升。要加强源头管控,强化内部专利申请质量评估管理,严把申请质量关,切实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