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街道办事处2018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临城街道办事处2018年信息公开工作
年 度 报 告
一、概述
2018年,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结合我街道工作实际,不断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扩大社会公众参与,深化信息公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工作开展的透明度。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
1.领导体制。重新调整了临城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任副组长,党政办、监察室、劳动办、组织办、宣传办、财政所、司法所、城建办、民政办、保密办、信息中心等15个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职责。临城街道办事处信息中心,作为街道办事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主要负责全街道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工作机制。街道办事处信息中心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指导各村居及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具体承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各村居及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单位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部门专门机构,并安排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
3.人员配置。全街道共有32人从事该项工作,专职人员2人;兼职人员30人。做到了各村居、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街道办事处本级各部门、单位设置了专兼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
(二)科学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
1.工作部署和安排情况。下发了《2018年全街道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了6项重点工作任务;下发了《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对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了刚性要求。制定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发布协调、信息清理、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考核等七项配套制度。
2.学习、培训情况。201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6次,共计30余名同志参加了培训。
(三)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
按照《条例》要求,起草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配套制度。主要有:《临城街道办事处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临城街道办事处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临城街道办事处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办法》、《临城街道办事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等。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2018年,我街道回应重大舆情1次。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
2018年,涉及民生保障、环卫、河域治理等街道重点工作领域,共发布信息96条。
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街道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1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的1条,规划计划类信息1条,重大决策类信息8条,业务工作类信息36条,安全事故预警类信息2条,河湖工作2条,动态信息类174条,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6条等。
同时,2018年全街道设公共查阅点15个,其中可以进行电子信息查阅查阅点15个。查阅点共汇集纸制信息320余条、电子信息3622条。接待公众查阅800余人次。
六、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办理情况
2018年,我街道未收到此类政务信息。
七、依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我街道未收到此类政务信息。
八、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我街道按照保密审查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制度,严把信息公开的程序关和内容关,确保了公开的信息准确、合法、合规。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街道进一步提升了街道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但与当前国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权力阳光运行的形势任务相比,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与中央和上级全面深化政务公开的部署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期待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深度不够。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制订公开基本目录推进了公开内容的细化,但公开时效性不强、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内容不全等问题,在各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主动公开的意识还不够强。发布与群众切身利益、方便群众办事、群众关心的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信息公开的方式单一化。
三是政务信息工作队伍能力建设不够。信息公开人员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公开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对处理公开具体工作中复杂问题办法不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改进措施
一是牢固树立以公开促工作的理念。充分认识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着力做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立公信,维护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是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效。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明确各领域公开内容,确保应公开尽公开。加大对上级政府重点工作、重要决策部署、重大改革措施的解读力度,及时关注舆情,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不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培训力度。通过业务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主动公开、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和新媒体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