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03/2022-1434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成文日期 | 2021-07-28 | 发布日期 | 2021-07-28 |
发文机关 | 常庄街道 | 关键词 | 无 |
发文字号 | 常办发〔2021〕28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关于印发《常庄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常办发〔2021〕28号
各管区、村(社区),街道各部门:
《常庄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已经街道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常庄街道办事处
2021年7月28日
常庄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进一步明确防汛抗旱职责,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薛城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常庄街道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台风暴雨灾害、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风暴雨、地震引发的塘坝垮坝、堤防决口、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水平。
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村委会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民兵和抢险队伍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镇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
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 常庄街道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
常庄街道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街道的防汛抗旱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常庄街道水利办公室。
1、常庄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机构
指 挥:王立波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副指挥:孔 骞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郭庆海 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郭 森 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孟祥辉 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
王 涛 街道副主任
庞 林 街道副主任
贺新云街道副主任科员
种旭东 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张延鸠 街道党政办主任
殷延伟 街道财政所所长
陈建水 常庄中心卫生院院长
刘庆河 街道教育办主任
付清华 街道民政所所长
张裕军 街道供电所所长
李 峰 街道农委主任
周同生 街道水利站站长
张明艳 街道水利站副站长
赵修志 应急办副主任
李 忠 武装部副部长
时荣玉 姚山管区负责人
张洪瑞 单庄管区负责人
刘 鹏 吴庄管区负责人
黄国防 种楼管区负责人
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庞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街道防汛工作的日常调度、统筹协调。
常庄街道包水库河段责任人及各村避险责任人名单
大沙河
主要负责人:王立波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张洪瑞单庄村支部书记
孟 栋 石坝村支部书记
张裕亚 王庄村支部书记
张顺杰 卜东村支部书记
张领建 卜西村支部书记
郭成东店子村支部书记
常福文常庄村支部书记
曹敬洋 后大村支部书记
技术负责人:周同生
种庄塘坝
主要负责人:曹昌峰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时荣玉 邵庄社区负责人
种道标 种庄社区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周同生
小沙河故道、小清河
主要负责人:郭 森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张洪瑞单庄村支部书记
郭成东店子村支部书记
常福文常庄村支部书记
曹敬洋 后大村支部书记
张茂振 前大村党支部书记
刁立响 周庄村负责人
张 伟 渐彭村党支部书记
技术负责人:周同生
新薛河
主要负责人:郭庆海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刘鹏吴庄管区负责人
黄国防 种楼管区责任人
袁广柱洛房村党支部书记
赵刚西黄村党支部书记
技术负责人:张明艳
东泥河
主要负责人:庞 林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黄国防 种楼管区责任人
刘鹏吴庄管区负责人
张士标 西泥村党支部书记
付正行 付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广海东泥村党支部书记
张领建卜西村党支部书记
张顺杰卜东村党支部书记
张裕亚王庄村党支部书记
闫炳义小山村党支部书记
技术负责人:张明艳
小沙河
主要负责人:孔 骞
村级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时荣玉 姚山管区负责人
张洪瑞单庄管区责任人
宋 刚西小社区书记
张茂振 前大村党支部书记
刁立响 周庄村负责人
陈兆来朱桥村党支部书记
技术负责人:周同生
城市社区
主要负责人:王 涛
社区责任人及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时荣玉 邵庄社区书记
郭允峰立新社区书记
孙英姿 江南社区书记
杨 磊 西兴社区书记
马涛 西苑社区书记
褚洪利 东兴社区书记
陈强香江社区书记
韩建鲁 锦临社区书记
种道标 种庄社区书记
张士强东苑社区书记
宋 刚 西小社区书记
房宝峰 姚山社区书记
常坤公园里社区书记
技术负责人:周同生
其它村级群众转移避险责任人名单:
王 鸽 六炉店村支部书记
张继营 孟岭村支部书记
种 建 种楼村党支部书记
刘凤盁 水寨村党支部书记
杜 国 孟庄村党支部书记
张吉磊 小辛村党支部书记
王邦亮 东黄村党支部书记
陈召鸿 东辛村党支部书记
郝荣真 泉头村党支部书记
张慎栋 宋庄村党支部书记
张裕鹏 吴庄村党支部书记
黄孝海 大辛村党支部书记
薛连民 薛庄村党支部书记
张国忠 大山村党支部书记
于秀勇 上于村党支部书记
黄 勇 下于村党支部书记
常庄街道防汛料物贮备任务分配表
单位 |
麻袋胶织袋(条) |
木桩(个) |
铁丝(公斤) |
种庄 |
1000 |
50 |
50 |
西小 |
800 |
10 |
20 |
单庄 |
200 |
10 |
20 |
前大 |
200 |
10 |
20 |
周庄 |
200 |
10 |
20 |
朱桥 |
1000 |
50 |
50 |
常庄 |
200 |
10 |
20 |
后大 |
200 |
10 |
20 |
渐彭 |
1000 |
50 |
50 |
店子 |
500 |
50 |
20 |
石坝 |
500 |
50 |
20 |
联兴 |
20000 |
100 |
1000 |
王庄 |
500 |
10 |
50 |
卜东 |
300 |
10 |
20 |
卜西 |
200 |
10 |
20 |
洛房 |
1000 |
20 |
50 |
合计 |
27800 |
460 |
1450 |
常庄街道防汛料物贮备任务分配表村名 |
抢险队 |
后备队 |
常备队 |
村名 |
抢险队 |
后备队 |
常备队 |
吴庄 |
10 |
20 |
15 |
六炉 |
10 |
10 |
10 |
洛房 |
15 |
20 |
20 |
东小 |
10 |
10 |
10 |
大辛 |
10 |
15 |
15 |
种庄 |
15 |
30 |
20 |
薛庄 |
10 |
10 |
10 |
西小 |
10 |
15 |
10 |
王庄 |
10 |
15 |
10 |
单庄 |
10 |
20 |
10 |
大山 |
10 |
15 |
15 |
前大 |
10 |
15 |
10 |
小山 |
10 |
10 |
10 |
周庄 |
10 |
15 |
10 |
卜西 |
10 |
20 |
15 |
朱桥 |
15 |
20 |
15 |
四角 |
10 |
10 |
10 |
常庄 |
10 |
10 |
10 |
水寨 |
10 |
10 |
10 |
后大 |
10 |
10 |
10 |
泉头 |
10 |
10 |
10 |
渐彭 |
10 |
15 |
10 |
孟庄 |
10 |
10 |
10 |
店子 |
10 |
10 |
10 |
东黄 |
10 |
15 |
10 |
石坝 |
10 |
20 |
15 |
西黄 |
10 |
15 |
10 |
邵庄 |
5 |
10 |
5 |
种楼 |
10 |
15 |
10 |
何庄 |
10 |
15 |
10 |
东辛 |
10 |
15 |
10 |
东麦 |
10 |
10 |
10 |
小辛 |
10 |
15 |
10 |
西麦 |
10 |
20 |
10 |
上于 |
10 |
10 |
10 |
东姚 |
5 |
20 |
5 |
下于 |
10 |
10 |
10 |
西姚 |
5 |
20 |
5 |
卜西 |
10 |
15 |
10 |
姬庄 |
10 |
20 |
10 |
东泥 |
10 |
10 |
10 |
孟岭 |
10 |
15 |
10 |
西泥 |
10 |
10 |
10 |
粮满 |
10 |
20 |
10 |
付庄 |
10 |
10 |
10 |
联兴 |
50 |
50 |
20 |
卜东 |
10 |
15 |
10 |
合计 |
510 |
720 |
515 |
常庄街道各村防汛应急人员分配表
2、常庄街道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组织街道的防汛抗旱工作,拟订街道防汛抗旱政策性文件、规章制度,及时掌握街道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度街道水利、水电设施的水量,做好洪水管理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3、街道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街道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是街道防汛抗旱指挥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执行市、区防汛抗旱指令,确保防汛抗旱政令畅通;督促指导街道辖区各单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和防汛抗旱物质准备工作;负责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准确、及时收集分析传递各类汛情,旱情及时调查、核实、上报汛情、旱情和抗灾救灾情况,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上级防汛抗旱部门指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二) 常庄街道防汛防旱组织机构职责分工
1. 常庄街道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听取汇报,作出决策,调集力量。
2. 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具体组织指挥抢险工作。
3. 办公室协助领导做好灾害处理,上报和安抚工作。
4. 派出所负责对灾害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受灾人员抢救,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
5. 卫生院负责抢险中医护人员的指挥,受伤人员的救护和防止灾后疫病发生和蔓延工作。
6. 财政所负责防汛抗旱经费的筹措、调拨和监督使用,确保防汛抗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7. 供电所负责电力抢修,电力供应。
8. 民政所做好避险转移安置点人员的吃、穿、住等问题。
9. 报道站负责发布汛情公告和重要防洪抗旱指令,及时报道防汛抗旱工作动态和通报重大汛情,组织广播电视宣传防洪抗旱工作。
各村(社区)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常庄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由各村村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1.堤防工程信息
当堤防出现险情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决口或溃堤时,各村(社区)应迅速组织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利用广播、手机微信群或报警器向可能受威胁的群众预警,同时向常庄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险情,以利加强指导或作出进一步的抢险决策。
2.塘坝工程信息
(1)当种庄塘坝水位超过汛限水位时,塘坝管理单位应对大坝、溢洪道等关键部位加密监测,并按照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调度,其工程运行状况应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塘坝发生重大险情应在险情发生后立即上报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
(2)当塘坝出现险情时,塘坝管理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下游预警,迅速处置险情,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汇报出险部位 、险情种类。处理险情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以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当塘坝遭遇超标准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溃坝时,应提前向溃坝洪水风险图确定的淹没范围发出预警,为群众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3、洪涝旱灾信息
(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干旱灾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害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农业生产城镇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等损失。灾情发生后,各村(社区)应及时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洪涝、干旱灾情信息。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大的空情,应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告街道指挥部,同时对核实灾情及时组织核实并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信息。
(3)各村委会(社区)应按《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向常庄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常庄街道办事处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部门上报灾情。
(二)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及避险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堤防、塘坝、涵闸、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编制的效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街道防汛指挥部应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也应储备足够的防汛物资。
(6)通讯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电话、微信、报警器等预警设备,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时传递。
(7)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在河道、塘坝、滩涂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强行拆除。
2、地质灾害预警
(1)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社,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立即与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2)有地质灾害的村、社,由国土资源部门协助街道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人员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3)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街道、村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每天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强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街道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四、做好旱灾工作
1、街道抗旱机构随时掌握旱灾变化情况,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定期分析旱情情况。
2、做好抗旱水源调度管理工作
3、及时分析了解社会各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工作部署。
4、掌握抗旱准备工作和行动情况
5、及时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
6、根据旱情发展趋势适时对抗旱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文件文字版:
常办发〔2021〕28号关于印发《常庄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doc薛城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0309号-1 薛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邮编:277000 网站技术支持:0632-4441199
网站标识码:3704030010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