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 > 常庄街道
  • 索 引 号:370403/2023-00018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常庄街道
  • 成文时间:2023年04月1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3年04月16日
  • 标  题:薛城区常庄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常庄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业经济方面

1、倾力服务项目建设。立足服务城南新区建设、服务薛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服务驻地单位企业,加快推进雍申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高端冷却设备智能制造项目、方得智能穿戴生产项目、都德农贸商业综合体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网络货运新型商贸物流项目等10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明确帮包科级干部和责任部门(单位),将全年目标任务具体细化,帮包科级干部每周至少到项目现场办公1次,各责任部门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题,确保项目进展超进度完成。积极承担园区驻地责任,配合薛城经济开发区,积极协调工农关系,完善园区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积极服务蟠龙河产业新城区域建设,围绕枣庄中医医院建设,积极布局相关业态,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2、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优势产业育链成群、级数膨胀,打造“产业高地”“人才洼地”。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新材料、商贸物流、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5大板块,力争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带动范围广的特色产业集群。发挥常庄商会和商会党委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投资环境,力争年底前招引过10亿元3个,过亿元项目10个。

3、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医疗智谷大健康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常商汇·双创工场等项目的平台作用,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针对远通纸业等传统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能化水平。落实“小升规”企业扶持政策,完成小微企业升规纳统。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结合企业需求和人才专长实现精准招引,在“量”和“质”上寻求突破;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发挥集聚人才方面作用,让人才“过的舒心,干的顺心,来到常庄就开心”,推动实体经济取得更大进展。

二、乡村振兴方面

1、现代农业再增效。完成6000亩上年度高标准农田施工,启动实施2023年3900亩高标农田建设。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推广,开展技术指导和农机跟踪服务,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保障水平。以健袖现代农业2.0项目为依托,打造数字化农业,争创省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加快实施既定农业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镇(街道),启动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申报工作。

2、全域绿化再提升。完成50亩金河山疏林山体绿化补植提升,对80亩九龙泉和十字河绿道绿化提升。完成1.9公里蟠龙河东堤道路建设和绿化配套,对郯薛路华众桥到枣曹路交汇处段绿化提升,提升2.2公里小泥河右岸绿化提升和节点打造。落实全年道路绿化管护机制,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实,形成全域绿道景观,不断巩固绿化成果,提升街道生态振兴水平。

3、集体经济再壮大。继续推进“一村一品”村庄果园建设,引导推动吴庄、小山、大山、东辛、朱桥、店子6个村7家合作社开展土地适度规模化种植,新增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00万元以上。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好土地文章,常态化开展“阳光行动”,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项目,依托衔接资金项目和庭院经济补助政策,积极对上协调争取不少于2个衔接资金用于常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三、城市品质提升方面

1、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做好何庄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及居民上房等工作;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持续做好临山公寓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督促湖景花园小区、公园悦府等小区推进红色物业阵地建设,加快打造进度,6月底前完成党建工作室打造工作。

2、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澜悦龙城生态巷、澜悦凤城生态巷、香樟园生态巷等4处,提升景惠生态巷,打造澜悦龙城、澜悦凤城生态巷口袋公园;对郯兰线至老焦化厂桥观光路两侧进行高标准打造,提升埠岭小学至埠西村道路,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信息录入;扎实开展自建房及非自建房排查工作,组织村居网格员对非经营性住房有序录入;做好立新片区的老旧小区交接及供暖改造。完善二次发酵池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道路硬化铺设300余米。

3、提升城乡管理能力。实施全域综合治理行动,推进城乡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下大力气“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让人居环境更美更靓。常态化开展郯薛路、枣曹线、薛周路、疏港路等公路沿线环境整治,高标准改造提升薛微交界处、郯薛路与枣曹路交叉口,完善超限超载智能管理系统,规范交通运输行为。组建国省道路域环境整治办公室,采取门前包保责任制办法,清理占道规范沿途生产生活行为,保障道路出行安全。强化保洁公司日常管理,设立服务热线,畅通群众对环卫工作的诉求渠道,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四、社会民生方面

1、发展更加普惠的社会事业。以“满意薛城”为抓手,优化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布局,配合舜耕实验学校(二期)项目完成清理地面附着物等工作,提高辖区内学校教学水平。完善常庄卫生院、金河卫生院附属设施,常态化开展医疗技能提升工作,开展送医下乡、进社区等活动,最大限度方便群众问诊就医。提高已建成公益性公墓利用效率,发挥红白理事会引导作用倡树文明新风,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隐形变异问题。

2、构建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实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项目,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格局。完善敬老院的管理服务机制,加大民间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力度,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3、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持续深化“善治薛城”理念,依托“薛亮网格”建设,实施大网格创新工程,完成网格优化、网格员调整、网格力量整合等工作,通过标准化网格驿站建设工程,完成网格驿站建设26个。优化“常闻民声”智慧平台建设,6月前完成与区平台的数据贯通共享、数据录入、统战模块建设、平台优化使用等工作,叫响服务品牌。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工程,完成城市社区智慧社区创建,打造澜悦凤城智慧社区建设。积极对接物环集团,对辖区23个老旧小区实行托底管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巩固“散乱污”清理成果,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自查与联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坚决防范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