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 > 临城街道
  • 索 引 号:370403/2022-00020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临城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时间:2022年01月03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1月03日
  • 标  题: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事处2022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事处2022年度工作计划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答好经济发展卷。坚持招大引强,强化项目带动,持续做大做强经济底盘,为发展提速积蓄势能。

(一)是在重点项目上持续发力。牢固树立快就是大局意识,坚持一切围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服务好市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服务韦地科技、矿渣微粉、伟伦电商、新薛国大酒店等4个重点项目。适时启动古井片区搬迁改造,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薛微同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在招引项目上持续发力。聚焦“6+3”产业体系,大力推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抓好总部经济、电商经济招引工作。组建专业化、社会化招商队伍,坚持走出去瞄准大型央企、知名民企和外资企业精准招商,探索资本招商、飞地招商、链式招商等新模式,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年招引过亿元项目3个以上,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

(三)是在服务现有企业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服务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推动个转企”“小升规。特别是紧盯企业投资需求和动向,激活存量、形成增量,重点抓好韦地科技、铭世铝业、嘉琪人防等工业企业,鼓励技术改造,支持新建改建、增资扩产。

二、以宜居宜业为重点,答好城市建设卷。主动扛起建设驻地街道重任,优化空间布局,实施更新行动,提升品质能级,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心街道

(一)是加快城市更新。借助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思路,适时启动古井片区棚改,服务好黄河路下穿和长江路上跨工程,为铁西新区建设拉开框架。谋划北一、北二棚改,盘活老潍焦、老炮团、老毛巾厂、火车站等区域闲置土地,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缩小城区视觉反差。加快剩余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治理,建设更多停车场、绿地游园等便民设施,完善城市中心功能。

(二)是繁荣三产服务。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形成与驻地街道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坚持向上要空间依托鸿基国际、互联网产业园等楼宇资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催生一批纳税过亿元楼宇,形成立体经济新亮点。壮大高端商贸,持续丰富万达广场、银座鲁南旗舰店、贵诚购物中心等商圈业态,引进海底捞等知名餐饮品牌,助推城市消费升级。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坚持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继续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特别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拿出更多人力物力,综合治理市容环境,全面规范城区经营、交通等秩序,塑造整洁有序、文明向上的城市形象。

三、以五大振兴为基础,答好乡村振兴卷。坚持党建引领、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

(一)是持之以恒抓好产业振兴这个根本。聚焦街道扶贫产业园,充分发挥城郊村地理优势,结合蟠龙河休闲绿道,壮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产更好地接二”“连三以善利元商超、薛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打造农超对接、订单种植、生态养殖等三大发展特色。坚持长江路上跨、黄河路下穿工程建设为契机,适时启动古井片区搬迁改造,释放土地、区位、交通等一系列红利,为招引农产品仓储物流企业、农产品全链条深加工企业等涉农项目腾出空间。  

(二)是锲而不舍抓好人才振兴这个支撑。拓宽与临城籍在外优秀人才沟通联系渠道,建立临城籍在外人才银行,引导本地人才通过返乡创业、产业转移、援建家乡等方式走回来。结合团区委青鸟计划百名青年博士家乡行等活动,不断优化完善临城籍在外学子信息库,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临城载体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城市学子的乡土情持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等乡村振兴骨干的引进培养力度,用好返乡创业担保贷、人才贷等信贷产品发挥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传帮带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

(三)是坚持不懈抓好文化振兴这个灵魂。充分发挥镇、村级文明实践场所载体作用,构建+”志愿模式(志愿+支部、志愿+文化、志愿+驿站、志愿+扶贫),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惠民演出,切实提高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水平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抓好一心向党、身临其境党建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四个一百学习教育活动。以五城同创为契机,深化乡风民风建设,广泛开展节俭养廉、厚养薄葬等移风易俗教育宣传,强化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和好婆媳等群众身边榜样的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四)是坚定不移抓好生态振兴这个关键。实施全域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坚持连片治理、集中开发,以绳桥、张桥、西丁等蟠龙河沿线村为重点,高水平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是毫不动摇抓好组织振兴这个统领。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实施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围绕土地托管、集体发包、边角经济、租赁入股、入市交易、开发整理六条路径,一村一策谋增收,坚决打好破十攀百攻坚战,确保年内所有村居集体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新增破50万元的行政村1个。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街道55117名已脱贫享受政策户生活稳定。

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答好民生保障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

(一)是积极打造健康临城。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入实施健康临城行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健康服务。  

(二)是积极打造法治临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调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基础工作借助联系服务群众百千万社情民意大走访全面摸排矛盾纠纷隐患,靠上协调化解,切实做到问题一线发现、矛盾一线化解,实现逐年信访量下降、满意度提升目标。

(三)是积极打造平安临城。坚持总体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化工、建筑、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综合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药安全监管,推进食品药品社会共治,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可靠。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统筹加强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建设,加强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