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5-00722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沙沟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27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27日
- 标 题:薛城区沙沟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沙沟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以“五个一”发展思路为引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建设商贸物流强镇、现代服务业重镇、农文旅特色镇“三个定位”,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四区一高地”(即高质高效农业样板区、文旅康养先行区、商贸物流聚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科教文化新高地),奋力开创沙沟镇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铆足“拼”的劲头,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一是紧盯项目谋划招引。聚焦商贸物流、石榴产业等重点领域,发挥好京东品牌效应,力争新招引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加工上下游项目6个以上。建设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引进山东点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跨境电商企业10个,预计年营业额2亿余元。拓宽融资渠道,围绕农业、环保、水利等方面,积极包装总投资27.8亿元的冠世榴园西部片区防洪工程等项目9个。二是加快项目落地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流程服务投资5亿元的枣发和谐里项目、投资2.4亿元的长白山路南延工程等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善手续办理,协调企地关系,确保尽快投产达效,力争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幅不低于10%。立足“公铁水”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园建设,高效运行京东(枣庄)智慧物流园,持续跟进枣庄港数字化提升、长河港铁路专用线、乡村智慧物流园、鲁南储选配煤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做实商贸物流强镇。三是力促工业平稳向好。紧盯拓宇建材产业园、源丰纺织等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加快实现工业倍增。实施三海生物、启华手套等工业技改项目,推动项目早纳统。推进企业“对标登高”行动,做好鑫瑞佳门窗等年度工业升规纳统工作,力争年底新增“四上”企业22家以上,其中工业不少于3家,不断提升镇域经济发展后劲。
二、注入“新”的活力,交出乡村振兴“亮眼答卷”。一是以更大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留园山庄运营和榴园画境项目建设,盘活榴花山庄及北侧批而未供土地,建成中国石榴科创园,将农特产品电商平台、石榴系列产品研发、石榴书画院、石榴盆景创意工作室等业态进行融合。计划在张庄村东、郯薛路以北区域建设石榴盆景精品示范园,进一步丰富石榴加工产品空间。全力推进石榴·蓝莓零碳数字产业园、智能菇房等项目满产达效,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二是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旅融合。开展实施“突破张庄”三年攻坚行动,规划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民宿院落集群、乡村书吧等业态,不断提升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主动做好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校的对接合作,将张庄村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写生基地,积极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冠世园片区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规划在沙沟受降原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与枣庄学院合作沙沟受降舞台剧课题,将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三是以更实举措推动强村富民。深化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发挥圣土山文旅等3家共富公司资源整合、连片带动作用,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帮扶等方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依托商贸物流特色镇定位和大学城优势,大力发展餐饮培训、休闲娱乐等特色产业,做大做活三产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力争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0万元村达到9个,过100万元村达到8个。
三、追求“质”的提升,交出城乡治理“满意答卷”。一是推动城乡建设。管理好辖区内玉兰花园、壹号院等小区,积极筹备成立玉兰社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靠上服务大学城,谋划建设商业综合体。积极推进市体校、大学路建设,完成曹沃片区安置工程主体施工,助力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二是提升镇域品质。推进农村饮水攻坚工程,实施李楼、关阁、沙沟西村等3个村、1000户自来水提升改造。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投资1600余万元,计划新改建四好公路7公里、户户通道路10公里,切实提高群众出行安全感。启动建设长白山路南延工程,进一步打通城市“主动脉”。完成南常东村、李店等2个村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7个提升村建设目标。做好控建拆违,对茶棚市场、大学城周边环境进行治理。三是加强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荒山批绿、湿地复绿等八大工程,绿化彩化山体60亩,完成东支河道(车峪段)和水系连通三期项目袁河河道清淤扩挖治理。全面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举一反三强化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动态清零农村黑臭水体。
四、实现“好”的向往,交出一心为民“暖心答卷”。一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00人以上;新建岩湖村、南常西村爱心食堂2处,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一老一小”共同关注发展的和谐局面。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推动文体融合发展。实现布局合理、惠及全民的公共文体阵地100%全覆盖,拟新建提升文体广场3处,让百姓家门口的文体设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全。持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利用“春节”“国庆”等节日,开展送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不低于80场,保证全年文化活动长流水、不断线。三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做细网格化基层治理,加大对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整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好民生诉求平台的前哨作用,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公共安全治理,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