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2-00078
- 主题分类:镇街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陶庄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时间:2022年01月17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1月17日
- 标 题:薛城区陶庄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陶庄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工作计划
薛城区陶庄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开创陶庄振兴崛起重塑辉煌新征程的奠基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新一届镇人民政府将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群策群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和建区60周年献礼!
一、聚焦高质量积蓄发展势能,在工业强镇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做优做强产业集群。以青啤(枣庄)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城市矿产循环经济示范园为依托,以年产100万KL(一期60万KL)啤酒生产线、年产60万立方米绿色环保建材项目投产为引领,加快啤酒、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优势产业分别加速向“50亿级”“100亿级”的目标迈进。
二是强化项目建设保障。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动态完善“续建、新开、储备”三个项目清单,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谈项目抓落地。继续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帮包科级干部、一包到底”的服务推进机制,推行全程领办、代办、跟踪督导制度,全面梳理摸清建设需求,解决好用地、规划、环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资源力量保障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聚焦聚力“双招双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靶向发力、定向招引。深化人才集聚工程,紧扣企业需求,精准引进人才、用心培养人才、着力留住人才、柔性使用人才,全面落实各级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是助推企业膨胀发展。以智能化、精密化、数控化为导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深入推进“双千”工程。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培育“专精特新”。
二、聚焦高质量增强承载能力,在城镇建管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多措并举抓好城镇建设。加速回迁安置小区建设,适时实施村庄搬迁改造行动。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短板,持续完善供热、供水、雨污分流等各类管网配套。
二是持之以恒抓好城镇管理。持续巩固镇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领先地位。深入推进城镇管理网格化、智慧化、精细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居住环境等领域集中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坚决清理整治“十乱”现象。持续推进垃圾分类,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拓展道路深度保洁覆盖面。
三是下大力气优化发展空间。向外拓空间,调整镇域国土空间规划,扩大建成区面积;向内要空间,盘活用好建成区内闲置用地;全力增空间,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三、聚焦高质量推动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市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新六产” 示范主体。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行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提升、样板连片打造,以三湾里·薛河古韵为重点,沿河、沿路提升省级、市级美丽乡村覆盖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评比活动,评选一批标杆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规范引导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
三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村集体“三资”清理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盘活闲置宅基地,实现“闲置小院复活”。发挥普惠金融的资金撬动作用,增强农业产业的造血功能,助力打造农业全产业图谱。
四、聚焦高质量保障安全稳定,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优化生态环境支撑。严格规范“两高一资”项目上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扬尘综合管控,抓好全年秸秆禁烧,最大限度减少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坚决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倾倒固废危废行为。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借助全镇工业大发展的“东风”,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制度。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和残疾人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城镇弱势群体。严格落实优抚安置和保障待遇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打造双拥品牌。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试点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级卫生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运用农村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方式,更好满足群众养老服务需求。
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挑战。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守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底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将群众上行转化为干部下行,守牢信访稳定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守牢安全生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