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 > 新城街道
  • 索 引 号:370403/2021-00016
  • 主题分类:实施方案(措施)
  • 发布机构:新城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时间:2022年04月27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4月27日
  • 标  题:薛城区新城街道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薛城区新城街道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优化政务环境,推进街道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城街道立足实际,制定并实施《新城街道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区政务公开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围绕区政府明确的重点领域范围,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要求,依法依规全面梳理公开事项,细化公开内容,立足街道实际,围绕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行政行为和服务事项,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公开方式,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好参与,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一)依法公开原则。政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

(二)真实公开原则。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结果应当公平公正,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三)及时公开原则。政务公开一定要做到及时,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四)有利监督原则。政务公开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三、工作任务

凡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除免予公开外,都进行公开。政务公开的范围如下:

(一)主动公开事项

1、基本目录

(1)机构职能。主动公开新城街道办公地址及机构设置;

(2)政策文件。主动公开新城街道制定的文件及新城街道发布的通知、公告、公示。

2、执行和结果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主动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复文或摘要及建议提案办理的总体情况。

3、重点工作(重点民生与公益事业)

主动公开脱贫攻坚有关措施及扶贫资金项目。

(1)扶贫政策措施。包括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相关政策措施、专项规划及其解读材料。

(2)扶贫资金项目。包括年度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安排、实施和完成情况。

4、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

政策解读应从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出发,对政策文件及解读材料进行梳理、分类、提炼、精简,重新归纳组织,通过数字化、新闻发布会、吹风会、简明问答、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予以展现。

5、政务公开保障机制

(1)标准化规范化推进。主动公开《新城街道政府主动公开目录》。

(2)组织领导及机构设置。明确专人分管、明确政务公开工作承担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

(3)业务培训。主动公开政务公开业务培训计划及开展情况。

(4)工作推进。主动公开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

(二)内部公开事项

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机关干部交流、考核情况及其他重要事项在干部职工中公开。

(三)不予公开的内容

1、属于国家秘密的;

2、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

3、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4、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

四、公开时限

政务公开必须做到经常、动态、及时,公开时限应与公开内容相适应。

1、长期公开。对有关政策规定、议事规则、工作制度等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内容应长期公开,如有变化应及时更新。主要包括街道事务工作流程、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为民服务承诺等。

2、定期公开。对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及进展情况等。

3、即时公开。对动态性、阶段性、临时性、紧急性的工作应即时公开,主要包括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的重要事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公开形式

1、公开栏公开。设立政务公开栏。

2、明白纸公开。对群众关心的民生、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政策要通过明白纸形式公开,也可以进家入户,送到群众手中。

3、网上公开。街道依托枣庄市薛城区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对应长期公开、定期公开、即时公开的内容,原则上都要在网上公开。

4、其他形式公开。结合街道实际,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形式进行公开。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合力;各业务科室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分管负责人要直接参与、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查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好改进提升,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配齐配强专兼职队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把政务公开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纳入到本单位学习培训内容,切实增强依法依规公开意识。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相关信息。

二是街道紧盯时间节点,按时推进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将工作进展情况在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专题”主动公开。

三是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将政务公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遇到的问题,向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务公开微信公众号平台和政务公开网站,积极报送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