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3/2020-00016
- 主题分类:市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周营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时间:2020年07月2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0年07月29日
- 标 题:2020年度薛城区周营镇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6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建设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0年度薛城区周营镇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4276号提案的回复(关于建设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建议)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运河支队的历史背景。周营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是运河支队的诞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周营大地发生了许多壮怀激烈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抗日战争时期,英雄先烈前仆后继、舍生取义,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1940年1月1日,由罗荣桓元帅亲自批准命名的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在周营宣告成立。运河支队的第一任支队长孙伯龙,第二任队长邵剑秋,第二任政委孙振华,都是周营人,运河支队许多干部战士也是周营及周边的父老乡亲。他们依靠群众,首战杜庄,奇袭常埠桥,打塘湖、端炮楼,夜袭利国驿,苦战朱阳沟,血洗毛楼,歼敌牛山后,他们大义凛然,慷慨悲歌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运河支队伟绩永存,丰碑永在,精神永恒。
二、深入挖掘保护运河支队文化资源。邀请4名运河支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本地9名专业人员,成立研究专班,对运河支队及统战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并深入杭州、阜阳、贾汪等地,采访运河支队在世队员、队员家属及其子女,先后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12次,汇编成了4.3万字的《运河支队(内部参阅资料)》。同时,为做好口述史料文物,北上南下采访史实相关人物22人,采集了第一手珍贵资料,生动还原当年情景。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实地探访英烈战斗遗址、走访烈士遗属、与当地知情老人交谈等方式,整理革命年代中的“人、事、物”等相关资料500余份(件),收到社会各界捐助实物180余件。
三、积极建设运河支队红色主题公园。深入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周营镇在镇政府北约十里的牛山村白楼片区,积极打造以鲁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览馆、运河支队记忆馆、为中心的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基地总面积达4平方公里、总投资7000余万元。主要涵盖了运河支队记忆馆、鲁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览馆、白楼湾湿地公园、白楼民俗馆、牛山孙氏宗祠、牛山孙氏祖林、千亩黄桃基地等,既是新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集文化旅游、体育健身、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鲁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览馆、运河支队记忆馆于2020年7月1日同时开馆,受到广大群众欢迎。运河支队记忆馆集中展陈了运河支队丰富的史料,充分展现了运河支队红色文化资源,共布局“抗日烽火燃鲁南”“运河两岸频亮剑”“秘密通道连延安”“碧血丹心照汗青”“红色基因代代传”五大单元,全面展示了当年运河支队在党的领导下,在周营镇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运河支队精神代代相传。以“统一战线放光芒”为主题的鲁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览馆,共分为导语、民间抗战风云起、党的思想耀鲁南、山外抗联聚合力、运河两岸建奇功、结束语等六个主要板块,通过墙面图文和历史实物展陈,全方位展示运河支队红色统战文化。
四、下步打算
运河支队是周营镇培育红色精神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挖掘保护好和宣传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将其打造成富有内涵的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各界有呼声,人民群众有期盼。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做好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
1、依托现有资源积极申报国家3A级景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提升景区标准、提高景区知名度。
2、争取与区委党校共同建设红色讲堂,持续完善相关功能,让更多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接受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
3、积极与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深入融合、形成串联,为鲁南地区经典红色旅游线路的打造贡献一份力量。
4、深入挖掘孙伯龙故居、炮楼等红色资源,进一步拓展红色教育基地内涵。真正使这里成为周营镇旅游的一张闪亮“红色名片”。
周营镇人民政府
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