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2024年北临城小学美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艺术课程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为了让艺术教育有序、有效进行,我校将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课,每周两节音乐、两节美术课,扎实有序的组织好艺术课程。
二、艺术教师配备
我校现有8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4800余人,其中艺术教师有23人音乐教师12人(两人兼职),美术教师11人,教师配备基本达标。学校功能室缺乏,但是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中,全体音乐美术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保障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一、课堂教学
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方法,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强调感情和理解。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堂操作:
1.每堂音乐课设置听力技能训练,提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听力与歌乐曲学习相结合,教学方法力求灵活新颖,让学生在兴趣中增长音乐技能。
2.乐器进课堂:一至三年级每节课都要设计打击乐器与歌乐曲结合使用;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竖笛。达到人人会乐器,个个能演奏,以此强化艺术教育。
3.在美术课堂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设置艺术特长展示,鼓励学生参与。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都得到发展、个性都得到发展。
三、评价方法:
1.由学校预定评价方案。
2. 学校组织教师对艺术社团开展情况、成果及参加艺术社团的学生进行评价。
3,学期结束,学校要及时将学生参与情况,纳入学生艺术素质成长档案,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家长。
四、预定目标
1.学生发展
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素质全面发展,特长显著提高,能享受艺术的美感与快乐。在艺术课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促进人格和人性得到发展。
2.学校发展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3.教师发展
艺术教师自身于其中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发现适合自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成长。
四、艺术教育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把艺术教育落实到课表上,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足开齐。学校主抓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抓普及,抓全面提高。通过艺术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以及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学校严格执行《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体育艺术发展规划,确定艺术教育的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每年学校预算中艺术教投入充足,及时更新艺术课程所需的教育设备、用具,完善的配备,保证了学校的艺术教育顺利开展。
六、艺术社团活动开展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我校开展多多个艺术社团活动,学校成立合唱、舞蹈、器乐、手工、书法、绘画、20个社团。王丽老师的小百灵合唱团、殷红老师的创意手工社团代表我区参加市级百佳社团评比,王丽老师的小百灵合唱团代区市参加各级的比赛和展演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艺术教育需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特别是表演性艺术更需要舞台锻炼。为此,我们学校每学年年都会举行全校文艺演出(班级合唱、庆元旦师生书画展等),还有室外的展橱都定期更换,随时展示学生的书法和美术制作,让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无处不在。这一系列常规展示活动,促进了校园艺术氛围也激发了师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兴趣。
下步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进对行艺术工作进行安排,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全体艺体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让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有新的起色。我校将会围绕着精品社团、特色校本课程,不断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促进北临城小学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