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评价)薛城区北临城中学美育工作自评报告
薛城区北临城中学美育自评报告
一、美育硬件设施基本概况
薛城区北临城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新建初级中学,始建于2016年11月20日,2017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14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251平方米,建有两座教学楼、一座教学实验楼、一座综合办公楼及一座集餐厅与室内体育馆为一体的综合楼。学校还设有300米塑胶操场、足球场1个、篮球场3个(含馆内1个)、排球场2个。学校内部配套,建有高标准微机室(3个)、功能型多媒体教室(2个)、录播教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特教教室、心理咨询室、劳技教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运动场面积达到10440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到11909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达到46个,教学仪器设备达到413万元。
二、美育课程建设
1.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围绕美育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改进美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
2.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教师,音乐教师4人,美术教师人,信息技术教师4人,体育教师12人。
3.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相应的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乐园。为此,加大管理实施力度,充分调动艺术团团员积极性,搞好艺术团队伍建设,和日常训练,打造精品节目,彰显学校特色,使艺术团成为具有广泛性、持久性、示范性的文艺团体,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下面的表格是我校社团开展的项目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标、负责人。
名称\项目 |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活动目标 |
负责人 |
广播站 |
夏季: 14:00-14:15 秋季: 13:45-14:00 |
新闻、名家名篇、学生佳作、英语沙龙、励志音乐、轻松一刻等 |
1、艺术节展示。 2、为学生、学校宣传,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和谐氛围。 |
徐莉晶 |
书法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中华字 |
1、艺术节展示。 2、参加区、市各种比赛为校争荣誉。 |
邹秀丽、仇顺廷 |
美术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手抄报、素描、水粉、手工 |
1、艺术节展示。 2、参加区、市各种比赛为校争荣誉。 |
王京华 |
合唱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一首合唱作品 |
1、艺术节展示。 2、参加区、市各种比赛为校争荣誉。 |
郭桂娟、贺林 |
舞蹈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一支成品舞 |
1、艺术节展示。 2、参加区、市各种比赛为校争荣誉。 |
李虹晓 |
心理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每周一次心理健康课 |
发展兴趣,激发潜能,传递快乐。 |
胡兴晨 |
文学社团 |
每周五第八节课 |
征文、演讲 |
1、艺术节展示。 2、参加区、市各种比赛为校争荣誉。 |
庞东旭 |
三、美育艺术教师发展报告
1.2019、2020连续两年,学校女篮代表枣庄市参加山东省三人制篮球比赛;代表薛城区参加枣庄市中学生篮球赛,获得初中女子组第3名。2.2020、2021年连续两年,我校代表薛城区参加中学生运动会,获得C组第2名。
3.2023年4月枣庄市篮球锦标赛第二名。
4.2023年5月薛城区奔跑吧少年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三名。
5.枣庄市第十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获得乙组第四名。
6.2021年12月3日参加2021年薛城区第二届教师课堂乐器(竖笛)才艺“云展演”活动中:荣获薛城区“优秀组织奖”
竖笛独奏中: 李虹晓、贺林、梁宪锋、郭桂娟老师均获得区一等奖
教师竖笛合奏《大鱼》荣获区一等奖
7.2021年12月6日组织学生参加2021年薛城区首届中小学生课堂乐器(竖笛)才艺“云展演”活动中:我校15位学生独奏均获得区一等奖,九年级学生合奏全区第一名,一等奖,七年级学生合奏全区第二名,一等奖。
8.音乐教师-梁宪锋参加全省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9.音乐教师-李虹晓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10. 2021-2022学年度薛城区中小学音体美素养监测中,中学组全区14所学校中,体育优秀、音乐优秀、美术优秀。
11.2022-2023学年度美术艺考取得丰硕成果,八中过关12人。
12.举办北临城中学第三届艺术节美术专场作品展览,共上交作品680幅,评出一等奖40幅,二等奖60幅,优秀奖200幅。
13.参加薛城区首届“奚仲故里.首善薛城”青少年书画展活动,5名同学的作品均入展。
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北中,将继承创新,兼容并蓄,弘扬北中优良作风,扎实做好教育文章。不断优化学校美育教育教学环境,完备硬件设施,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每一个空间成为美育的载体,每一门课程渗透美育的思想,每一个平台助力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