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薛城区凤鸣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5-05-26 09:04:47

薛城区凤鸣中学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我校“六年发展规划”中第二个中期目标“文化效益年”的攻坚之年,也是践行“有教无类,向善向美”办学理念的关键窗口期。站在“朴实生长,自在绽放”的文化坐标系上,本年度将以系统思维推进文化治理效能提升,聚焦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教学改革深层突破、文化体系立体构建三大攻坚任务,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教育新生态,为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宗旨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以“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公平,以“因材施教”站稳学生立场,以“向善向美”涵养精神品格,通过“三新”(新课程、新课堂、新评价)改革赋能教师发展,依托“四维”(理念、环境、课程、机制)协同升级学校文化,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性的现代教育样本。

二、工作目标

1.文化品牌焕新升级:形成“一核四翼”文化体系(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支撑)

2.教师队伍活力迸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达标率90%,教师读书覆盖率100%,校本教科研成果集不少于1部

3.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分层教学覆盖率达到100%,分层走班实施率不低于60%,因材施教达标率不低于70%,优秀成果率不低于40%。

4.课程体系迭代优化:优化“凤悦·420”校本课程体系,重点打造三项特色课程群(食育文化课程、体育文化课程、美育文化课程)。

5.育人生态和谐共融:建立文明规范秩序,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环境,安全事故零发生,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6.服务保障提质增效:优化后勤服务流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校园环境满意度达到90%,后勤保障满意率达到90%,家长满意率不低于80%。

三、工作重点

1.攻坚“文化效益年”。

2.优化“教育生态年”。

3.深化“认知升级年”。

4.启动“青年成长年”。

四、主要举措

(一)教师发展筑基工程:梯队培养,厚植成长沃土

1.青年教师联盟“强基计划”

分层培养:成立“青年教师联盟”,推进“青行工程”,实施“135”成长法则:1年站稳讲台,3年成为骨干,5年形成风格。

实践赋能:开展“五个一”行动(一堂优质课、一项微课题、一篇教育笔记、一次家校沟通、一场读书分享)和“三课一赛”活动:达标课、展示课、创新课、教学基本功大赛。

专业引领:继续“沐光行动”,建立“双导师制”(学科导师+德育导师),实施联合培养,储备骨干力量。

跨校联动:与区域内名校共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每学期组织2次联合教研。

2.教师全员读书“深读计划”

主题阅读:开展“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心理疗愈”三大主题共读,一年推荐并阅读书目25本左右(平均每月2本)。

学思分享:设立“凤鸣书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

成果转化:举办“读书+课堂”融合案例评选,汇编《教师阅读与实践成果集》。

(二)教学改革深化工程:精准发力,激活课堂生态

1.构建分层教学体系

推进“分层走班”:建立学情动态监测系统,深化“因材实施、分层走班”改革,推动分层教学步入深水区。

开发“1+N”作业系统:基础作业+弹性作业(实践类、探究类、创新类),实现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

推行“学情诊断四维分析”: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学习策略。

2.探索个性化育人模式

个性档案探索:建立“五维学生成长档案”(学业水平、兴趣特长、心理健康、家庭支持、生涯规划)。

个性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多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源;对于听觉型学生,增加讲解、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环节;对于动觉型学生,安排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定制课程:开设“学科培优营”“特长发展坊”“心理赋能站”和“学科门诊”,每周安排教师定时辅导、定点答疑,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

层级培优:构建“三级培优体系”,成立校级竞赛队、年级兴趣组、班级研究社,开展专项竞赛活动。

(三)文化体系升级工程:多维发力,彰显品牌特色

1.理念文化焕新行动

价值凝练:开展办学理念大讨论,编纂《凤鸣文化白皮书》,发布“向善向美”十大育人宣言。

文化浸润:开展“凤鸣讲堂”系列活动(校长讲文化、师生讲故事

2.环境文化优化行动

诗意空间:完善“一馆三场”(凤鸣主题教育馆、凤舞和声广场、榴歌广场、桐花广场),创设一墙一栏(回声墙、星光栏)。

智慧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导览系统,充分运用AI数据模型,赋能教育教学。建设学科主题长廊:数学思维墙、文学经典窗、自然探索区。

3.课程文化构建行动

(1)食育文化课程

开发“三餐四季”食育课程:节气饮食、自理自助、餐桌礼仪、节约资源、感恩美德、吃素护生等。

建设校园生态农场:开设“从田间到餐桌”劳动实践课。

举办校园美食文化节:评选“美味佳肴”“光盘之星”。

(2)体育文化课程

实施“阳光体育1531”工程:探索每天15分钟长课间+30分钟大课间阳光体育时光,每周3节体育健康课,每年1届体育节,两场运动会。

组建“凤鸣六队”:田径、足球、篮球、跳绳、武术、体操、棋类校队,举办“全员运动会”。

建立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个性化推送运动处方。

(3)美育文化课程

美育融合:开设"美育+"融合课程,增强学科与艺术的深度结合;探索跨学科融合项目,如实施“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运动”等主题课程。

美育社团:建设艺术工作坊,如“水墨丹青社”、“校园戏剧工坊”、陶艺、扎染、版画等。

校园美展:举办“四季艺术展”“校园诗词大会”“艺术节”等相关活动。

(4)秩序文化课程

制度规范:制定完善《凤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开展“文明三部曲”行动:仪表文明、言谈文明、举止文明。

自主管理:建立“三级自主管理”机制:班级事务分包制、年级委员自治制、校级学生议会制。

(四)常规提质增效工程:筑牢底线,奠基高质量发展

1.德育管理“回归+创新”

明确目标理念:秉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聚焦“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品德”目标。

贯通育人途径:实现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年级团队有机衔接。

打造主体框架:“学校主导、教师示范、家校共育、社会助力”四维育人,多元渠道拓展德育视域,丰富德育实践场景。

创新实施途径:依托“课程融合、文化浸润、实践体验、管理赋能、评价驱动”五条实施路径,系统推进道德品质、法治观念、科学精神、心理健康等多元德育内容落地生根。

2.平安校园“联防联动”

构建“三防四查”安防体系:压实岗位安全防范责任,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日查周查月查季查联动

落实“一课四训”安全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开展线上线下安全专题培训,做好“1530”安全警示教育。

抓实“两个定期”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宣传、体验活动(如交通安全宣传周、消防安全月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场地建设,开设“心灵树洞”信箱,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定期举办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工会服务“暖心工程”

实施“身心灵±行动”:身心疗愈、绿色时光、周三漫时光、读书修行、节庆仪式、春秋团建、减负赋能。

成立“教工社团联盟”:书画社、瑜伽社、摄影团、骑行队、健身俱乐部等

建设“教工幸福时空”:“周三漫时光”“教工书吧”“教职工文化节”等温馨时空。

4.后勤保障“智慧升级”

推进“智慧后勤”建设:报修系统、能源管理、垃圾分类、智能仓储。

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建立营养膳食大数据平台,坚持膳食公开。

打造“校园服务110”:建立后勤服务1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

站在“文化效益年”的攻坚关口,全体凤鸣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扎实推进“文化效益年”攻坚任务。让我们同心同德,守正创新,以“归零心态”再出发,用教育者的匠心雕琢文化品质,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育人新篇,携手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让每个生命在凤鸣校园绽放独特光彩,共同谱写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