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价)临山小学体育发展2023年度报告
一、体育教育改革
(1)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周体育课保证三节,不随意消减和挤占体育课。
(2)在上课前,明确要求教师要做到课前“六备”:备学生,备器材,备场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做到备课认真规范,严格做到一课一备。
(3)在教学中,全体老师落实好课堂常规,做好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4)依据新课标精神和市组织的新课堂达标研讨会提出的要求,提高课堂密度和强度,课堂密度向75%靠拢,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体能。依据我校实际,每节课要做到准备部分有分钟特色跑操强化练习,基本部分要有10分钟的体能练习,并以此作为课堂的抓手。
(5)一、二年级,每周上1节武术课,,落实定点定位置上课,学生集合地点尽可能固定,合理利用每一片场地,上好武术课。
(6)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指导思想,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争取每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且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业质量水平。
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我校将体育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点带面,形成体育教育特色优势。立足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开发并实施我校校本课程,形成体育教育特色优势。学校有田径、篮球、足球等训练队。每天有指导老师进行辅导。
三、体育比赛
近年来,临山小学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深化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全方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体育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类体育竞赛积极筹办,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每年4月末,我校二千多名师生,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活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欢聚在学校运动场,以级部为单位,参加为期2天的春季运动会。在平时,分别组织了素质达标比赛、篮球赛,这些活动的举行,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体育课中,带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效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改变了全体师生精神面貌。
四、体育教师配备
我校共有体育教师11名。其中,男教师8名,女教师3名。从性别比例上来看,女教师偏少。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40%,40---50岁以上的有60%。学历层次方面,本科学历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多。鉴于这样的情况,还要为提高体育教师学历创造多种机会。另外,要不断改进成人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多渠道支持教师参加进修继续深造。职称比例上,中级职称占80%。
五、体育场地设施
学校不断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达标率达100%,器材配备达标率达100%。学校设有风雨操场一个,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场地较为完备。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用于体育训练和参赛的经费投入逐年提高。每年组织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运动会等比赛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六、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经费的投入是保障体育教学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体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经费公平合理的调配。过去一年,我们增加了体育经费的投入,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维修设施以及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通过合理运用经费,我们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在体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作中还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缺乏,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推动全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