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语文学科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薛城区龙潭实验学校2025年度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落实为重点,以习惯养成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科学教学评价为促进点,努力开创我校教学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课堂模式研究,完善学习环节,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规范研究过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3.细化课堂常规管理,夯实教学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构建多元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5.探索AI作文批改, 助力评改突围,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品慧课堂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1.课堂实践与探索。
学期初,积极开展立标示范课活动。通过立标示范引领,使教师熟悉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领会自主学习的内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三三六”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加强对课堂的组织和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序、高效进行,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2.案例分析与交流。
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和交流活动,选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模式的典型课例进行深入剖析,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推动“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3.定期交流与经验分享。
建立“三三六”教学模式研究交流平台,如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线上交流群等,让教师们能够及时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体会,同时了解其他教师的研究动态和创新做法,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推动“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二)扎实推进教研活动,提高研究效果。
1.主题系列化设计。
围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等重点领域,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确定系列化的教研课主题,如“随文识字的有效策略”,“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人物形象的方法研究”“写作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素材积累”等,使教研课具有连贯性、针对性与主题性。
2.团队协作备课。
采用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研讨教研课的教学设计。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流程、制作教学课件等,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教研课的教学设计高质量、高水平。
3.观课与研讨反思。
授课教师上课时,备课组教师全程参与听课、评课,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授课教师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撰写详细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将教研课中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教学成果,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严格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明确要求与规范。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研室关于备课的详细要求和标准,制定本校语文备课的具体规范和模板,明确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的撰写要点等内容,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定期进行检查与反馈。
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教导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与作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不仅关注作业与备课的质量,更注重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扬和展示,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复查。
3.开展备课组内交流。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加强备课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评。每周结合备课组活动时间,让教师们相互交流、讨论、评价,共同解决备课与作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备课与作业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晨诵暮写落到实处
(1)诵读材料精选与规划。
依据《龙韵》,分年级精心挑选晨诵经典篇目,制定详细的诵读计划,明确每周、每月的诵读内容和目标,确保诵读材料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2)晨诵形式多样化。
采用领读、跟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规范开展写字课。
结合教材内容制订写字计划,上好每一节写字课,用好写字软件,每周在展示栏展示书法作品,提高书写质量。
2.上好阅读课。
保证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及阅读量,一是有计划地阅读,各教研组根据本年级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合理确定好每天阅读量,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二是让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各教研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学生会做阅读笔记,做好阅读笔记,使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读有所用。三是做好阅读的检查和反馈。通过不定时检查阅读笔记、考核读书内容、开展读书征文等活动,使阅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利用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如图书推荐会、故事分享会、主题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限时作文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收获成长,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五)跟踪AI作文批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1.结合教学实践的应用策略研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 AI 作文批改工具与传统的教师批改方式有机结合,探索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例如,在作文初稿阶段,让学生先使用 AI 工具进行自我批改,根据批改建议进行初步修改;教师在学生修改后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点批改和指导,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并利用 AI 工具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写作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
2.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跟踪研究:选取部分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跟踪记录学生在使用 AI 作文批改工具前后的写作成绩、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评估 AI 作文批改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实际效果,总结出一套基于 AI 技术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3.教师专业发展与 AI 技术融合研究:开展教师与 AI 技术融合的专业发展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如何利用 AI 作文批改工具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例如,教师通过分析 AI 工具提供的批改数据和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写作共性问题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利用 AI 工具的资源库和智能推荐功能,丰富作文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龙潭实验学校
2025.2
附周工作安排表:
周次 |
序号 |
工作安排 |
第1周 |
1 |
寒假作业展 |
2 |
期末质量分析会 | |
第2周 |
1 |
制订晨诵暮写内容 |
2 |
上交教研课安排表 | |
3 |
进行 AI 作文批改工具的使用培训 | |
4 |
第一次备课检查 | |
5 |
确定校“三三六”模式立标课人员 | |
第3周 |
1 |
三、六年级周质量检测 |
2 |
学校“三三六”模式立标示范课课磨课 | |
第4周 |
1 |
作业抽查 |
2 |
三、六年级月质量检测 | |
3 |
举行“三三六”模式立标课示范课 | |
第5周 |
三、六年级第一次月检测分析 | |
第6周 |
1 |
备课抽查 |
2 |
区优质课磨课 | |
第7周 |
区优质课磨课 | |
第8周 |
启动校园读书节 | |
第9周 |
1 |
第二次诵读与写字检测 |
2 |
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 |
第10周 |
教学常规反馈 | |
第11周 |
1 |
组织大单元检测 |
2 |
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 | |
第12周 |
1 |
AI 作文经验交流分享会 |
2 |
大单元检测质量分析会 | |
3 |
优秀试卷展评 | |
第13周 |
1 |
备课、作业抽查 |
2 |
优秀作业展览 | |
第14周 |
1 |
限时作文竞赛 |
2 |
区优质课赛课 | |
第14周 |
1 |
三、六年级质量检测与分析 |
2 |
迎接教研室督导 | |
第15周 |
作业抽查 | |
第17周 6.2-6.8 |
1 |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
2 |
语文、数学分项测试 | |
第18周 6.9-6.15 |
3 |
制定学科复习计划 |
第19周 6.16-6.22 |
2 |
第二次常规检查 |
第20周 6.23-6.29 |
1 |
制订复习计划 |
2 |
各年级设计假期作业 | |
第21周 6.30-7.6 |
1 |
期末检测及阅卷 |
2 |
各类教学数据汇总,组织颁奖事宜 | |
3 |
布置假期作业,安排放假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