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薛城区祁连山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薛城区祁连山路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区教体局重点工作要求、《薛城区小学教育工作评价方案》为指导,以《薛城区祁连山路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遵循,强化教学常规意识,完善校本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评一致性为重点,以课时教学向大单元教学转变为提升点,推动新课堂达标活动深入进行,建设骨干教师团队,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 具体目标:
1.继续完善教学管理架构和运作机制,提升教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2.以《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形成大单元备课的指导、设计、实施、推进的系列措施,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单元设计及教学教研机制和推进路线图。
3.以大单元教学为依托,以落实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致性为重点,逐步思考并构建具有通用意义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在通用模式下,思考并逐步推动学科、课型教学子模式的建构和实施。
4.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语数英学科逐步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主题活动设计,系统性思考,序列化设计,线性推进,积累成果,形成经验,持续完善。
5.以课题研究认领清单为抓手,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推动教学研究的真实进行,打造一支具有研究能力、开拓意识、引领水平的研究团队。
6.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7.逐步完善社团活动体系,推动艺术教育、社团课程常规化、项目化,让社团展演常态化。
8.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在区质量检测中缩短与先进学校的差距。
9.推动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构建教师主题化阅读、项目化研究、进阶性成长的教研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推动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
1.继续完善并推动“教导处——年级组——备课组”的管理架构的落实。
(1)在管理中发挥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作用,让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从上传下达向参与管理、分责管理、负责管理转变。做好管理清单的梳理,能下放的管理权限,下放到教研组和学科组。
(2)发挥教研组长的教研引领作用,压担子、铺路子、搭台子,促进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的成长,发挥他们在学科活动和年级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聚焦教学常规,通过检查反馈、指导提升促进备课、作业、上课的规范。
2.推动大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落实,建构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分学科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基本要求。
(2)开展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培训,让全体教师掌握大单元设计的操作要领和基本程序。
(3)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样表,明确责任分工、标准要求,实施大单元备课。
(4)通过主题教研解决大单元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推进大单元教学的规范、完善与提升。
(5)形成通用的大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推进形成分学科、分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学科特色主题活动设计。
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学科,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短中长期结合的学科特色活动设计方案,明确路线图,在推进实施中逐渐形成具有学科品牌意义的主题活动形式。
在学科特色主题活动设计中,推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课程开发、设计水平的综合提升。
4.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
2.以备课组为单位,做好备课、作业和学历案设计的小教研,课堂教学的大教研,提升教研质量,规范教学常规。
3.组织以学科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的新课标学习、课程纲要学习和大单元教学模式研读、研磨、研练,提高学科组和备课组适应新课堂达标要求的能力。
(二)完善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标准,以制度促教学工作的规范提升。
1.依据上学年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教学制度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教学实际和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
2.制定考核细则,使考核更精准地发挥引领作用。
3.落实过程考核,加强过程公示及反馈,促制度的落地生根和教学规范性。
4.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架现代化的数据网络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度。
(三)强化教学研究,推动新课堂达标活动深入开展。
1.充分运用各级培训资源做好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老师们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方向。
2.进一步做好学历案设计培训工作,以温江经验为基础,结合区市教学研究中心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学历案设计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和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的要求。
3.通过常规考核和教研课活动,强化学历案设计对教学的引领作用,做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一致。
4.逐步建立优秀教学设计共享机制,减轻教师手写教案的负担,减量增质,在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上下功夫。
5.在学历案设计人人过关的基础上,逐步推动由课时教学设计向大概念下的大单元教学转变,开展大单元学历案设计和以大单元为单位的教学活动。
6.以备课组为单位举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研课的议、上、听、评,各学科形成较为成熟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7.开展校际之间联研联教活动,提升围绕主题进行研究的能力。
(四)构建读写衔接育人新模式,推动阅读活动深入进行。
1.落实课后服务每周一下午两节课进图书馆制度。排定班级,划分区域,明确要求,强化指导,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2.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清单,拥有个人书房或书柜,开展国旗下诵读、秋冬读书、阅读打卡等活动,分阶段落实推荐书目阅读。
3.构建阅读评级机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让阅读常态化、深入化,体现进阶性。
4.用好读写衔接育人特色作业,做到读写结合,在积累、鉴赏和仿写、创写中学以致用,鼓励优秀学生形成自己的习作特色。
5.办好校园优秀习作结集,为学生写作提供发表平台,促进学生形成写作意识。
(五)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规范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完善建设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立足学校区域特点和文化定位,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乡情教育和红色教育为两翼按,逐步打造学校校本课程品牌。
1.以传统和未来为两端打造乡情教育课程。在传统端,打造以书法、绘画、传统器乐、古典诗文(山石)、经典诵读、传统趣味游戏运动会、传统节日实践文化(一诗一词一文一活动)为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及活动形式;以未来为一端,打造以人工智能、摄影摄像、创客活动、科技制作(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现代体育、现代器乐为内容的未来校本课程序列。
2.充分利用临近东谷山的地理优势、家长资源以及学校乡情记忆馆,开展劳动教育,逐步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3.聚焦革命精神传承打造红色教育课程。通过诗词文和纪录片、电影等的视听资料建构红色传统教育视听资源库。
4.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将薛城区、枣庄市及周边市省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研学旅行范畴,扩大学生的视野,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家国情怀。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
1.教师业务学习序列化和主题化,围绕新课堂达标活动的若干核心问题组织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组建青年教师发展团队,定期举行培训学习研讨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增加教师参与高阶培训的机会,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提升能力。
4.举行信息技术培训、三字一话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强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示范作用。
5.鼓励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各项比赛和评选活动,锻炼成长。
(七)强化质量意识,推动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1.举行教学工作会议,奖励先进,树立典型,把全体师生的精神凝聚到提高质量上来。
2.分析数据,明确方向;强化教研,补短板,扬优势,促提升。
3.通过教研课打造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质量。
5.做好课清、单元清、专项清,夯实基础,做好过程跟踪,提高教学质量。
6.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科学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一生一案,培优补差,提高两率一分。
(八)强化联研共同体建设,以主题教研推动联研联教的效果
1.围绕学期工作重点,尤其是大单元教学的教案设计、教学实施、问题破解和学科特色活动制定联研共同体学期工作计划。
2.依据有人做、有主题、有参与、有价值、有意义的原则定期组织活动,保障联研联教的质量和水平。
3.形成资源共享的联合运作机制,让资源在联研学校之间确实流动起来并发挥作用。
4.建设并形成联研共同体专家团队,为共同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任人员的准备,避免每次活动零启动,为联研共同体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分管校长和学科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机制建设,发挥考核的引领作用。
完善评价制度,创新评价机制,建设管理团队,规范考核行为,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薛城区祁连山路学校(小学部)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