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薛城区舜耕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3-09-16 11:56:14

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理清学校办学思路和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实现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根据现有办学基础和办学水平,本着使学校在未来五年中进一步实现大发展、大突破、大飞跃的宗旨,拟定符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十四五”规划,创新管理方式,深化课程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凸显品牌价值,促进学校从品牌学校向卓越学校迈进。

一、现状分析

()学校的基本概况

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始建于1996年,建校时是一所国有民办性质的寄宿制中学,20189月改为国办中学,2021.9.26号更名为薛城区舜耕中学,占地135亩,建筑面积51340平方米。学校现有7048名学生,529名教职工,133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师397人,聘任教职工132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山东省齐鲁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骨干教师22人;枣庄名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48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1人,省优质课获得者62人次。

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基础教育百家名校、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校园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全国首届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A级食堂等众多重量级荣誉;学校还多次荣获枣庄市红旗团委、枣庄市中学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薛城区教学工作综合评价先进单位、薛城区教学质量优胜单位、薛城区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发展优势

1.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3.教师队伍道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部分教师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4.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1.社会需求对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既关注学科成绩,又关注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及家庭对学校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务必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2.教师需求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大班额化解和县管校聘后,师资急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平衡,老龄化程度严重,学科结构不平衡,个别学科教师缺口很大。近几年来,随着骨干教师的流出以及新教师的加入,对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软硬件相对老化和落后,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我校教学楼使用年限较长,基础设施设备、教学用多媒体、电脑等配套设施早已陈旧,软硬件相对老化和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4.学校容纳量早已饱和,负重难前行。学校地处城南新区,目前是城南唯一一处初中学校,随着常庄街道的快速发展和城南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学校服务片区不断扩大,生源逐年增加,现有生源已远远超出我校所能容纳承受能力,班级数量过多,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安全压力大,因场地有限导致中考体育压力大。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践行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愉快学习 让每个教师都积极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舜耕人都出彩”的办学宗旨,高扬“追求卓越”的舜耕精神旗帜,坚持“质量立校 品牌强校 发展兴校”的办学策略,当精细管理典范,做课堂改革先锋,秉承“能创第一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的工作作风,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认真落实“12345”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办学底蕴,凸现学校特色,建设新型亮点,彰显学校品位,最大化地提升办学效益,积极构筑教育持续发展新高地,全力打造德馨文芳、特色发展的和舜学园,把舜耕中学办成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三、发展目标

1.品牌建构。致力于进一步挖掘舜耕教育的品牌内涵,力争在省级范围内开展卓有影响的舜耕教育展示活动,形成“五步二线”课堂模式的理论著作,在省内外更多区域推广、普及舜耕教育的办学理念,拓展舜耕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打造全国一流品牌学校。

2.队伍塑造。进一步优化基于校本经验的队伍建设新思路,“十四五”期间,着力引进或培养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各类名师和骨干教师,从而形成全区一流的教师队伍。

3.文化培育。进一步深化学校学习型、研究型文化的培塑,致力于让学习、研究成为每一个教师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并强化学校文化对物质、制度、精神尤其是每一个个体的深层浸染。

4.课程建设。持续开展新课堂达标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强力推广“五步二线”教学模式内涵、框架和实践路径,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评模式与“五步二线”课堂模式同各学科的深度融合。

5.教学变革。立足于教学范式的深刻变革,通过教师的不断"退位”,将学习权真正还给学生,从而在师生关系的深刻转变中,建构具有舜耕中学鲜明校本意义的“五步二线”课堂教学模式。

6.素质教育。致力于构建“素质学校”教育体系,对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日常工作提出了更清晰、更理性的见解,对舜耕中学的全面、健康、个性发展构成提出更科学的要求,并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致力于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活动,形成更明晰、更富针对性的舜耕中学素质教育新战略。

7.教学质量。教学整体质量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做到高效低负,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业成绩、精神风貌、人格特征等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并逐步建构出具有舜耕中学特色的教学质量新体系。

四、具体目标及措施

(一)坚持党建领航,党建工作要上新台阶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现阶段党建工作的新常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强化党建领航,积极深化提升“卓尔不凡、志耕天下”党建品牌,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支部建设的日常工作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课、党员公益行、党建带团建等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教学常规活动中,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齐飞”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1.抓实思想引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突出思想先行,理论武装。制定政治学习计划,增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强化“学习强国”阵地理论学习,通过组织党员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讲党课、个人自学等方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校党员、教师的思想,补好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不断增强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全校上下的思想聚焦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各项工作之中,激情干事,主动作为。

2.抓牢基层党建。围绕“四个环节”切实抓好党建,凸显党建三大作用,即政治引领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和凝心聚力作用。一是围绕责任落实抓党建。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考核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围绕基础性工作抓党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高效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制度,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围绕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抓党建。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抓实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党建带团建等关键环节,营造团结向上、争创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围绕矛盾和问题抓党建。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梳理解决教育发展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3.抓从严廉洁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洁校园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对体罚和变相体罚、乱收费、有偿家教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问责,严肃查办,树立清正廉洁的教育形象。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党内监督。

(二)确保安全至上,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和“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的理念,实行清单管理,逐步健全各项安全制度。以《舜耕中学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为抓手,构建以分管校长、安管办主任到各处室、各年级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安管办的安全指导,监督落实整改的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一是突出校园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责任。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教职工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应急安全工作小组,聘用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

2.明确职责制度。主要负责人对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纪要存档;安管办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工作档案等。

3.安管办根据学校实有工作岗位,依据《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明确各岗位职责,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全员安全责任。

4.做好风险预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保障安全教育师资和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好安全课程教育、安全专题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针对家长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展对教师及其他专职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做好应急演练。制定年度安全演练计划,明确演练主题,制定演练预案,每月开展一次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把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建设纳入学校计划中,积极筹备建设公共安全与教育体验教室。

6.做好人防、物防、技防的保障建设。

7.依据位置区域及不同的安全形态科学划分防控单元、风险点、风险源检查项,制定预防与管控标准和风险化解和事故处理办法,明确风险化解责任人,落实一岗双责,安管办督导检查,落实整改,逐步化解风险,消灭安全隐患,加强风险管控和专项预防,做好应急处置。

8.构建学校安全与方案体系,做好部门联动、警校联动,依法处置学校安全事件事故,健全完善法律支持体系。

9.应对学生意外风险,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学生间矛盾,避免出现恶性事件。

10.完善学校安全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

11.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加强学生卫生防疫建设。

二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按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关于作息时间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中小学教辅资料管理的规定,落实作业布置会商制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严查各种违规补课行为。不定期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大检查,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执行公办学校划片招生政策,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严控大班额,促进生源均衡。

2.提升依法治校水平。按照《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依法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切实解决不敢管、不愿管和过度管问题,妥善处理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民主决策以及校务公开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三)力求特色鲜明,德育教育要有新进展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常态化”,立体化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凝聚调动各方力量,以“十二好班级”建设标准为抓手,以“三大习惯”养成为落脚点,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线,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班风,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

一是突出德育首位,深化主题打造经典路线。

1.红色经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继续举办“红十月”歌咏比赛,唱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知识、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绿色经典---重视生命环保教育。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积极向全校师生开展生命教育、防疫科普教育。科学规划学校育人环境,打造出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氛围,让“绵绵墙壁会说话”,让“一花一草皆育人”。秉承“追求卓越”的舜耕精神,整体规划各年级文化教育的重点,科学布置文化长廊,形成相互衔接的文化交流,突出各年级文化教育的特点,逐步形成各年级文化教育的特色,逐步彰显文化教育的功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开展绿色生态教育,进一步推进“绿色校园”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使学校在干群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形成和谐、自然、平等的环境,最终实现完整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

3.蓝色经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每学期制定学生活动计划,分年级开展好形式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和文化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积极构建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全体教师配合的心理疏导工作队伍,关注特殊学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定期召开建档立卡学生座谈会;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心理量表等专业心理工具,认真分析学生心理现状及特点,给班主任教育提供科学支撑与依据,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帮助解决生活、学习上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多种形式拓宽育人途径。

1.深化德育一体化研究。利用班会、升旗、法定节假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纪念日,扎实开展吃苦奉献、诚信敬业、文明守纪、节约水电、光盘行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按照“小过必纠、小错必罚、小恩必奖、小善必扬”的十二字方针,抓好“三大习惯”和“十二好班级”标准的执行与落实;制定每学期团课计划,上好团课,发展好团员,切实发挥团员的先锋榜样示范作用;制定班主任学习计划,积极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增加班主任外出学习机会,丰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知识,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修订完善德育工作手册和中小学生成长档案,推动德育工作落实、落细、落小。

2.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继续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组织读书节、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名著,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强化校本课程建设,按照初一侧重于听读、初二侧重于欣赏、初三侧重于仿写的要求,由教导处拿出实施计划,语文、英语老师负责,切实提高语文、英语学科的阅读与写作衔接教学工作。

3.持续强化艺体教育。配合工会、艺体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高师生的幸福感,增强对学校的眷恋和热爱,增强师生的归属感,逐步把学校打造成为学园、家园和乐园。继续借举办卓越校园文化节之势,把学校艺体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扎实抓好跑操工作,让跑操跑出师生健康、跑出舜耕精神、跑出学校形象。上好音乐、美术课,搭建学生素质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4.推进学校社团建设。落实市区会议精神,成立社团专班领导小组,制定社团活动实施方案,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爱好,突出学生的需要”为原则,重点扶持和打造一批在校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尝试社团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积极承担相关社会公益和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社团的质量和层次。

5.加快实验教学研究。科学配置实验室建设,成立实验教学专班,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样化创新活动平台,扎实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举办首届实验教学优秀课例展评、师生实验操作比赛、实验教具学具制作比赛、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评比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我校实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四)围绕教学中心,教学质量要有新突破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质量立校,常规立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守则。没有高质量,学校就不能很好地发展;没有高质量,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围绕教学中心,立足课堂,抓实教学常规,夯实教研,深挖五步二线的教学法,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教师从业的成就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按照“四进四出”的学生培养原则,分层次分类培养人格健全、特长突显,勇争第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确保两率一分位居全区前列,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求进。

1.创新教学常规抓法,力求抓出新意、抓出成效。

教学常规是教学管理永恒不变的主题,制定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教学常规实行备课组内检查、教研组内交替检查、学校抽查加大教学常规落实的力度。今后要在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实课前会课研课,提高备课质量。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指导各学科扎实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大单元备课的研讨,指导好教师在上课前开展好第二次备课。一是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教师研究教材,解读课标,人人要吃透教材重点、难点、考点;二是在个人主备任务分配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承担主要任务,新教师要有师傅验收把关;三是主备人教案必须提前传给本组成员,组员要进行“二次备课”;四是课前教研要规范组织,提高教研的有效性,坚决杜绝无主题、无任务、无流程的无效教研;五是教案要符合新课堂达标活动要求,课后要简要写出教后反思,加以总结与改进。

2)抓实规范上课要求,提高课堂实效。要研究大单元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运用,将“五步二线教学法”与新课堂达标深度融合,坚决杜绝满堂灌、无章法的低效课堂。分管领导和包科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随机推门听课,加强督导,尤其要盯紧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找差距、寻途径、促整改。制订教师业务考核评价细则,用评价杠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3)抓实知识过关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学了要会,会了要对,将落实进行到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为此,每位教师都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各年级备课组要加强单元章节、阶段性复习和周清月结过关的常规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有目标、层层抓落实、个个抓质量”的局面,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按照“四进四出”的学生培养原则,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不同的育人功能,凸显对学生的加工功能,培养尖子生、优生、特长生。确保教学居于稳中求进。

4)抓实“学困生”转化工作,提高整体质量。“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班级或自己学科成绩好坏的是“学困生”这一短板。为此,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关注“学困生”,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建立帮扶制度,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整体质量的关键。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2.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新课堂达标验收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等活动,推行会课巡听制度,强化年级组整体质量意识,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以教研促教改”。

1)深入实施新课堂达标活动。依据市区《方案》,在区级新课堂教学达标验收活动之前先进行校级新课堂达标活动,突出“教--评一致性”,围绕新课程标准有效学习、课程纲要编制与使用等内容评估课堂教学的效益和价值,同时评选一批新课堂达标活动的优秀课例,新课堂标兵。

2)优化提升课程纲要编研学。鼓励严格按照市区相关计划要求推进学科课程纲要编写,把教研备课组能否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作为评价落实集体教研活动和新课堂达标活动的主要指标。

3)搭建活动平台,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积极创建学科基地校,打造学科教学专业共同体,促进学科教师的群体专业发展,发挥学科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依托三校联研共同体和市区两级名师中心团队工作室,继续搭建各种教研活动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挥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铺设、搭建三校联研共同体,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加强对立项研究课题的过程管理,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5)加强听课工作,提高听课评课质量。继续抓好领导推门听课工作,重点开展对薄弱学科的调研听课活动,校级领导一学期听课在40节以上,参加教研活动10次以上。继续抓好教师日常听课活动,每个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听课活动,徒弟原则上听一节上一节,师傅一学期听徒弟课不少于10节。开展人人上公开课活动,确保每个教师在年级组内上一节公开课。学校将把听课、评课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

6)加强中考研究,提高中考教学质量。认真研究中考形势,掌握中考信息,吃透中考方案,积极应对中考方案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要对照课程标准,从近几年的考试中总结归纳必考点、常考点和易考点,按要求有效训练,确保中考成绩在全区以绝对优势领先。

7)加强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促进教师特色发展。制订教师业务考核评价细则,用评价杠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瞄准全区第一各学科的两率一分,引导教师制定本学科的两率一分目标,每次测试后认真分析,确保质量提升。

3.紧扣“五课”活动,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

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要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评价一致,形成教学评完整的闭环。创新“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紧扣“五课”,探索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和“五步二线”教学法的有效融合,努力构建魅力高效课堂。

一是党员干部示范课。学期初,教导处提前谋划,涉及各个学科,党员干部(特别是教研备课组长)要带头上示范课,组织教师们认真听课,积极研讨,互学互鉴。

二是学科组内研磨课。提前确立好赛课人选,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研磨课,听课—研讨—修改—再执教,提升赛教能力。

三是省市区的公开课。学校积极争取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参训教师回校后要在教研组、年级组、或者全体教师面前进行再培训,并认真执教全校性的公开课,使得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受益于更多的人,激发教师敢于执教省市区的公开课。

四是新课堂的达标课。按照不低于市里30%的比例,确定学校高于40%的比例,各教研组要按照比例确定第一、二、三批达标计划。学校更新全员赛课达标方式,由原来的自选课题上课改为学校统一定课题的同课异构,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手段。

五是新入教师汇报课。20235月底,新老师都要采用“五步二线”和“小组合作”形式上课,汇报展示入校来的成效,力争第二批新课堂全员达标。

(五)打造名师亮校,队伍建设要有新活力

教师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俨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任务。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教之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学校正处于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谋划卓越教师队伍的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新活力,培育名师群体,擦亮学校品牌,以名师点亮名校。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师德师风养成教育计划,组建师德师风宣讲团,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感染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行为“十查”活动,坚决查处教师兼职取酬、办班补课、收受礼金礼品、乱订教辅用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个人信用记录制度,保持高压态势。把握好高线引领和底线要求、严管和厚爱的关系,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做好“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2.推动盘活人才库建设。结合我校实际需求和发展的长期需要,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校级领导、中层领导、教研备课组长和班主任四级优秀管理人才库,围绕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开展重点培养,并针对教师个人能力特长、工作经历等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优化教师成长路径,齐心协力“创名校、培名师、育名生”。

3.搭建五梯队团队建设。以市区教研室为主导,联合枣庄五中、枣庄十九中组成三校联研共同体,以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各级名师为主持人,成立数学贺秀梅、英语姚楠楠、物理绳长健郭广奎、化学刘坤、生物杨梅、历史曹昭岿、美术谢芳、音乐孙莉娜、信息胡永莉等10个学科中心团队,按照“名师领衔,组团合作,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把塑造名师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常抓不懈,坚持“梯次培养、引领示范”的原则,着力构建五个梯队建设。

一是青年教师培养。制定“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新星,五年成为骨干”的135培养计划,教导处和年级要拿出计划,具体到人。

二是骨干教师。确立第一年占总人数的40%,第二年增加20%,第三年达到70%,大力实施“双培”工程。

三是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业务干部和教研备课组长是主力军,统筹安排并夯实学科组教研活动。

四是名师。打造校级、区级、市级乃至省级名师;狠抓拜师结对的青蓝工程---学期初有计划、中途有过程检查、学期末有考核奖惩,从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使师傅自身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五是特级教师、专家。把名师培养成特级专家,发挥我校褚衍伟、徐鸿雁、刘庆云三位正高级教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师成长。

(六)追求服务优质,促进保障体系现代化

成立学校党委领导的总务处、电教中心、工会、信息宣传和家校共建委员会为主要力量的保障体系,规范管理,注重落实,积极构建现代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1.抓好后勤服务工作。牢固树立后勤教辅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速度意识、效率意识,把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学校发展变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服务保障功能。加强财务管理,执行采购、领物审批等财务制度,严肃财务纪律,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加强校园美化,充分发挥电教功能,大力提高办学效率,助力打造智慧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家园、乐园。

2.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网络,发挥家长的特长,利用家长讲座、家长助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持续开展“万师访万家”家访活动,通过美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多个渠道架起家校间的桥梁;认真梳理学生、学生家庭情况,建立建好各类学生档案,以入户家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教学开放日、定期家长会等多种形式精准推进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推动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力量走进舜耕、支持舜耕,激活合力育人的教育磁场,携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关注教情民意及舆情监测,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大做强学校教育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办学经验、办学业绩,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向社会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

五、规划实施步骤

本规划将分三阶段实施:

()规划准备阶段(20229-20238)

本阶段主要是明确方向,设计规划,进行试点。

1.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组织学习该规划,达成全校师生的共识。

2.学校“十四五”课题项目启动,确定研究框架,建立相关课题。

()全面实施阶段(20239-20268)

1.全面启动,落实规划的实施措施。以学校德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为抓手,深化学校的课程改革,发展学校特色教育,建构学校品牌教育,在贯彻学校发展规划中,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

2.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引领学校文化管理和课程管理。着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学生。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以名师和骨干教师主体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得到充分的优化,形成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

4.完善各功能室,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基础厚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

5.以高品质高水准的办学水平为支撑,学校成为市内乃至省内品牌卓越学校。

()完善总结阶段(20269--20278)

1.不断总结,巩固成果,全面实现规划方案,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时代特征、顺应教育发展的示范性品牌学校。

2.系统总结本规划的实施工作,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规划。

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初心只能用行动去体现。舜耕中学上下一定会拿出“一滴汗水摔八瓣”的奋斗姿态,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不忘初心、不畏其难,实现学校综合办学质量新腾飞,用激情续写舜耕中学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共享教育荣光!

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

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