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学民俗、品饺子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温暖冬至,百饺盛宴
二、活动背景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又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祭天祭祖外,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以及宰羊、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三、活动目的
1.冬至时节“吃饺子”是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今年冬至到来之际(12月22日),我校举办“首届饺子文化节”活动,围绕冬至节日民俗交流、包饺子比赛一系列活动,给学生讲解“冬至”的含义。让同学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并借此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2.借此机会,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协作精神。
3.以“丰富同学生活,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为宗旨,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让同学们更好体验到从制作到品尝“饺子”这一传统美食的全过程。品尝饺子是为了品尝那含在饺子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
4.弘扬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倡导绿色、健康、安全、营养的饮食理念。提高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水平,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
5.营造良好的氛围,迎接冬至的到来。
四、活动时间
体验民俗:12月18日--12月22日
活动现场: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下午14:30-16:30预计时长2小时。
五、活动地点
学校餐厅
- 参与人员
五年级部分师生
七、前期准备
1.宣传发动:各班班主任给学生讲解冬至的由来,以及南北方的民俗习惯。
2.各班老师做好冬至习俗宣传和安排工作:
时间:12月18日--12月22日
(1)一、二年级学生收集关于冬至的歌谣,背诵数九歌
(2)三年级学生收集关于冬至的诗歌、谚语,制作冬至诗歌、谚语书签
(3)四年级学生收集关于冬至的习俗,并注意找一找南北方的差异,制作手抄报
(4)五、六年级体会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的习俗,拍照留念
3.活动现场:学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饺子面和拌好的饺子馅。(学校餐厅提供)
4.保持好活动区域的卫生,注意安全(刀具)。
5.活动期间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饱不乱倒,杜绝浪费。
八、活动内容及流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领导讲话
3.活动开始包饺子
4.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分组进行比赛(比赛速度、形状、问问题看包饺子时的反应能力,获胜的队可以获得奖品)
5.在包饺子的同时,猜谜语、学民俗
①猜谜语:
岸边一群小白鹅,
扑通扑通跳下河。
春潮张落三遍后,
白鹅一起上山坡。
(打一食物)
②学民俗:
教师讲解冬至的科学知识,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
了解24节气歌,冬至诗歌,冬至农谚及数九歌。
③学习包饺子方法:
教师示范擀饺子皮,包饺子的方法。
④包饺子(提前准备好几枚洗干净的硬币,寻找福饺,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别吃到肚里!也可用花生代替。)
⑤包饺子比赛
将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馅料和饺子皮进行包饺子比赛。
判定标准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包的最多。饺子数量一个一分,质量不过关的饺子不计分,记录各组得分情况,得分最高为胜。最快包了最多饺子的小组可评为“快手组”。
判定标准2:每小组选出5个饺子进行评比,看哪些饺子最好看美观,最有创意,评出“巧手组”。用饺子摆造型,并合影留念。
判定标准3:由各评委评出“最标致饺子”与“最有创意的饺子”,并将饺子与创作者合影。
6.吃饺子时,玩游戏、增感情
①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身后,后面的人蒙着眼睛,喂前面的人吃饺子
②学生和老师面对面,学生蒙上双眼,为老师吃饺子
③煮饺子、吃饺子、敬老师吃饺子(第一碗饺子献给老师们,学生齐声喊:老师辛苦了!请您吃饺子!)〖视频记录þ
- 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打扫卫生。
十、注意事项:
1.注意人身安全,小心使用刀具、电器等用品。
2.不得损坏所用餐厅的物品。
3.不得浪费粮食。
十一、活动筹备工作人组成员名单
策划组:劳动教育教研组
总策划:井欣、殷萌
执行、安全保障组:总务处 崔向运
组长:袁波
副组长:种化良
组员:五年级部分师生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在各部门的密切合作与周密安排下,本次活动将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