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薛城区实验小学2024-2025第二学期教导处教学计划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5-05-28 17:49:48

一、指导思想

教务处紧密围绕“减负提质”这一核心目标,在学校三年规划的方向引领下,以全人课程创建、自主课堂优化、校本教研为驱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同时,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切入点,强化学生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将加强与规范教学常规工作作为主线,持续规范教与学行为,营造规范、有序且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全力以赴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立足常规

常规教学是教学质量的基石。教的常规: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等“五常”教学环节的常规要求,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学的常规:课前(预习)、课中(四会三说)、课后的(作业、复习)等基本习惯要求,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关注课堂

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聚焦“学的课堂建设”,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三)教师发展

向教师队伍建设要质量。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深化校本研修。规范“每周集中教研日”活动,明确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加强对教研活动的过程性督查和评价,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抓实主题教研,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将其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以活动为抓手,促进三支队伍建设工程优质高效的发展。实现教学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科学评价

建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同时落实“精准目标的质量监测”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抓实教研,落实“强课提质”行动。

深化“半日无课教研活动”续严格执行教研计划,每周五各教研组将下周教研活动安排发送至“教研组长群”。保教研活动按时、按计划有序开展,教导处负责做好全面督查工作。教研活动要紧密围绕落实上级工作要求,重点开展“四个研究”,即研教材、研课标、研学情、研评价。持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要精准对应课标内容,深入研究课标中的学业要求、教学建议等,透彻理解教材,探索如何将课标要求有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本学期将组织部分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形成具有符合我校校情的学科特色“全人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五项达标”活动,不断优化“学的课堂”模式,以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

1.用活动优化课堂特色

本学期计划组织“领航教师队伍”进行校级公开课,通过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新课堂“立标、学标、达标”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教师进行“学的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和交流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用结果性评价来夯实常规课堂

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不要成为口号,而要成为用行动执行质量落实的现场。一是重点关注课堂效果,30+10时间架构再把握,当堂测与练的评价落实要成为课堂在评价标准,当堂作业、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彻底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现象,与前置学习配套的师友互助学习方式要有内涵,不能做做样子,真组织、真使用、真评价(线上综合评价实施,班级优化大师的科学操作)。二是重点关注课堂常规(四会三说课堂学习习惯)要求的多,落实的少一定不出成绩。教师的高超教育教学技艺+学生不落实=0。管班能力比上课重要。管不住课堂纪律一定不出成绩。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铁的纪律,就不会有金子的回报。教导处在巡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现场指导、及时纠正,把巡查结果纳入量化考核。对于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采取“跟踪听课”。同时教导处要利用阶段性、专项性检测,规范开展课堂质量监测与评价,抓好教学过程督查与监控,确保常规落实,夯实质量根基。

3.用主题活动拓展课堂

最后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学的课堂”理念下的教师读书展示活动、教学设计比赛、说课、命题评比与达标课评比、课改标兵等等。穿插组织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果展评活动,以学评教。各学科依据学科素养特点进行主题月或主题周的展示活动,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校本特色课程),如数学文化与计算素养展示周、语文限时阅读与写作表达成果展示月,英语文化周、科学学科科技创新大赛、音体美的艺术素养展示月等评比竞赛活动,引领教师从外驱到自觉、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容全面落实“学的课堂”建设。为“五项达标”验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规范备课(个备与集备专业化)

新学期继续使用手写备课,课标要求栏目(强化课标研读)、学习目标的续写栏目(完善教材解析)、评价任务的设计栏目(学情分析)教学活动设计栏目(课堂教与学的实施路线)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炼、不堆砌、有层次性。教学内容要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避免教学内容游离目标之外。检测与作业栏目(目标达成的效果评价)当堂测精准目标测,当堂作业与当堂测结合,课后作业与学科作业会商结合。板书设计栏目(课堂教学的精髓与内涵)是教师专业技能的展现,是学生一课一得的载体,打捆带回家的直观素材。学后反思栏目,立足学生学后的知识点、学习方法或学习思想、学后的自我评价等专业化备课流程。开展专业化的“课件+师生活动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到评价任务设计,再到依据评价量规进行教学展开,实现教学评一致。  

优化集备质量。 “个案+集体研讨修改”的备课模式。以备课专业化为抓手,加强集体备课组织与实施,确保备课质量,做到教学评一致性。由教研组长会同学科教师分学科制定本学期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列出具体措施,组织实施。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备课设计检查,对备课质量的检查落实情况是否到位,对出现的问题整改是否及时、有效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备课组,督促其进行整改。

(四)家校协同,共促教育提升

“双减”政策落地,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它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协同推进。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会形成合力。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在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学期中组织家长课堂开放日活动,从学校管理层到任课教师与家长深入沟通,解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2.利用家长开放日期间,邀请专家组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充分利用班级群、班级优化大师等方式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主题月活动安排

一、重点开展的活动

学期教学时间从 2 月 14 日算起,7月5日暑假开始,第1周1天,掐头去尾20周在校时间。除去清明、五一端午节假日学生在校学习日共96天,去掉复习考试和机动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教学时间约 18个周。

二、主题月活动安排

三月份:习惯养成月

1.依据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好学校——教导处——学科——级部——教研组五点一线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做好“统”与“通”(责任人:彭新华)

2.寒假作业展示与评比活动(责任人:王伟)

3.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社团组织开展。(责任人:刘彬)。

4.教学常规督查,安排部署本学期领导干部推门听课活动具体事宜。(责任人:彭新华)

5.开展“学的课堂建设”研讨活动。(责任人:赵艳)

6.教师教材分析、思维导图的制作评比(责任人:赵艳)

7.学习习惯培养落实常规督查(责任人:王伟)

8.迎接区教研室教学视导活动。(责任人:彭新华)

9.各学科立标课课堂开放活动(责任人:赵艳)

10.联研共同体活动(责任人:王伟)

11.领航团队课堂开放活动(李亚)

四月份:体育运动月

1.开展教学常规第一次检查活动。(责任人:学科主任)

2..第一次模拟检测(责任人:彭新华)

3.校田径运动会(体育节)(责任人:刘彬)

五月份:书香阅读月

1.启动师生“书香阅读月”活动与“世界读书日”主题演讲、2.读书交流评比活动(师生阅读节)。(责任人:赵艳、李亚)

3.数学文化节(责任人:王伟)

4.英语文化节(责任人:彭新华)

5.期中质量检测(责任人:彭新华)

六月份:成果汇报展示月

1.优质教学案例和作业案例设计评选活动(责任人:赵艳)

2.青蓝工程验收活动(责任人:李亚)

3.上课-说课-评课汇报展评活动(责任人:王伟)

4.第二次模拟检测与分析(责任人:彭新华)

5.庆“六一”优秀社团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艺术节)(责任人:刘彬)

6.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作品评比展示活动(科技节)(责任人:李亚)

7.业务测试,两字评比活动(责任人:李亚)

8.课改标兵、书香教师评比活动(责任人:李亚、赵艳)

9.三支队伍建设评比验收活动(责任人:李亚)

10.第二次常规督查活动(责任人:学科主任)

11.非考试学科期末质量验收活动(责任人:刘彬、李亚)

12.各个学科的单项检测(责任人:学科主任)

七月份:期末质量展示月

1..期末质量检测和评价(责任人:学科主任)

2.期末工作总结(责任人: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