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薛城区体育中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等信息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4-05-17 10:36:54

以新课程改革和学历档案教学为抓手,积极探索适合体育学校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努力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健康第一”基本理念,完善安全设施和风险防范体系,让学校放手开展体育运动。以不同方式开展美育,坚持面向人人、重在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

二.探索与体育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着力优化教学各个环节,特别优化教与学的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教案设计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注重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究问题情景的有效结合,全面实施基于课程标准下的生活化、情景化、精准化的教案设计。简化教材内容,增强知识趣味性。同时注重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帮扶。

三.强化作业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确保难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预防学生不交、不按时交课堂,作业实行活页作业,教师面批面改,全批全改。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四、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规范办学行为。在教学工作中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落实教学常规。⑴规范考勤制度,教师有事提前请假,自行调课教导处备案,确保不能出现空堂现象。⑵作业、备课的实行两周轮查。备课要求按课时备课,各科备课尽量安排语、数、英各4节,物、化各3节,史、地、生、政各2节,美术2节。备课环节包括:①学习目标②设计分析③评价任务④学习过程⑤检测作业。作业要求作业量适中,作业内容精致,批改及时,有改错作业。⑶听课每学期安排2轮,开学第二周和期中考试后的第二周。教师每学期听课记录10篇,听课后评课并有评课记录。⑷业务学习每周1次,由教导处组织,时间为周一下午,教师有记录,业务学习请假按旷会处理。

五.加强教育关爱,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返乡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建立家校联系体系,加强教育关爱,坚决防止辍学反弹。

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衔接。我校要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的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一旦疫情反复,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方式开展网上教学、自主学习和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确保教学工作要求、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

九月份

1. 教导处制定教导处计划。

2. 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

3. 文明养成强化周活动

10月份

1. 第一轮听课、评课。

2. 作业、备课检查。

3. 优秀作业、教案展评

11月份

1.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

2.体校高效课堂研讨。

12月份

1.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法展

2.期末考试及寒假安排。

知识维度的主要类别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表有两个维度: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

知识维度

分为四种知识,分别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无认知知识。

A.事实性知识——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

A1,术语知识。例,技术词汇、音乐符号。

A2,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例如,重要的自然资源、可靠的信息源。

B.概念性知识——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B1,分类和类别的知识。例如,地质时期、企业产权形式。

B2,原理和通则的知识。例,勾股定理、供求规律。

B3,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例如,进化论、美国国会的组织架构。

C.程序性知识——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

C1,具体学科的技能和算法的知识。例,水彩绘画的技能、整数除法的算法。

C2,具体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的知识。案例,访谈技巧、科学方法。

C3,确定何时使用适当程序的准则知识。例如,确定何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准则;判断使用某一方法估计企业成本是否可行的准则。

D.元认识知识——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D1,策略性知识。例,知道概述是获得教材中一课的结构的方法;使用启发法的知识。

D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例如,知道某一教师实施的测验知识;知道不同任务对于认知要求的知识。

D3,关于自我的知识。例如,知道对文章进行评论是自己的长处而写作是自己的短处;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

认知过程维度

有6个主类别:①记忆/回忆;②理解;③应用;④分析;⑤评价;⑥创造。

1、记忆/回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

1.1 识别,同义词:辨认

从长时记忆中查找与呈现材料相吻合的知识(例如,识别美国历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

1.2 回忆,同义词:提取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例如,回忆美国历史中重要事件的日期)

2、理解——从口头、书面和图像等交流形式的教学信息中构建意义

2.1 解释,同义词:澄清、释义、描述、转化

将信息从一种表示形式(如数字的)转变为另一种表示形式(如文字的)(例如,阐释重要讲演和文献的意义)

2.2 举例,同义词:示例、实例化

找到概念和原理的具体例子或例证(例如,列举各种绘画艺术风格的例子)

2.3 分类,同义词:归类、归入

确定某物某事属于一个类别(如概念或类别)(例如,将观察到的或描述过的精神疾病安全分类)

2.4 总结,同义词:概括、归纳

概括总主题或要点(例如,书写录像带放映的事件的简介)

2.5 推断,同义词:断定、外推、内推、预测

从呈现的信息中推断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例如,学习外语时从例子中推断语法规则)

2.6 比较,同义词:对比、对应、配对

发现两个观点、两个对象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将历史事件与当代的情形进行比较)

2.7 说明,同义词:建模

建构一个系统的因果关系(例如,说明法国18世纪重要事件的原因)

3、应用——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程序

3.1 执行,同义词:实例

将程序应用于熟悉的任务(例如,两个多位数的整数相除)

3.2 实施,同义词:使用、运用

将程序应用于不熟悉的任务(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适用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该定律)

4、分析——将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确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或总目的之间的关系

4.1 区别,同义词:辨别、区分、聚焦、选择

区分呈现材料的相关与无关部分或重要与次要部分(例如,区分一道数学文字题中的相关数字与无关数字)

4.2 组织,同义词:发现连贯性、整合、概述、分解、构成

确定要素在一个结构中的合适位置或作用(例如,将历史描述组织起来形成赞同或否定某一历史解释的证据)

4.3 归因,同义词:解构

确定带刺材料背后的观点、倾向、价值或意图(例如,依据其政治观点来确定该作者文章的立场)

5、评价——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

5.1 检查,同义词:协调、查明、监控、检验

发现一个过程或产品内部的矛盾和谬误;确定一个过程或产品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查明程序实施的有效性(例如,确定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与观察数据相吻合)

5.2 评论,同义词:判断

发现一个产品与外部准则之间的矜持;确定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外部一致性;查明程序对一个给定问题的恰当性(例如,判断解决某个问题的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好)

6.创造——将要素组成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功能性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

6.1 产生,同义词:假设

基于准则提出相异假设(例如,提出解释观察的现象的假设)

6.2 计划,同义词:设计

为完成某一任务设计程序(例如,计划关于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