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制度】薛城体育中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薛城体育中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一、门卫管理制度
学校门卫制度是对一切进出学校的人员和物质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管理的制度。包括进出人员查验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家长会客制度、车辆准入放行制度、物品出入查验制度等。
(一)进出人员(学生)登记制度
1、非学校教职工进入学校,来访人员联系所找教职工确认来访事由并向学校保卫人员说明,配合保卫人员填写入校登记表方可入校。
2、学校保卫人员应认真核实来访人员的相关证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对不能说明来校原因或所找教职工信息的外来人员,学校保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
3、在上课、训练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持有班主任或教练员签字同意的请假条,学校保卫人员查验后方可放行并将请假条存档备查。
(二)会客制度
1、学校教师、教练员在开展教育、训练工作期间原则上不会客,确因工作需要会客的,需由教师、教练员本人到门卫室确认,登记后准予进入。
2、学生家长到学校找教师、教练员了解学生情况时,需由教师、教练员本人到门卫室确认,登记后准予进入。
(三)车辆准入放行制度
1、学校在正常教学、训练期间,应关闭好校门,严禁任何车辆进入学校。
2、上级视察工作或确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车辆,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保卫人员引导停放到指定地点,禁止鸣笛,限速行驶,确保师生安全。
(四)物品出入查验制度
1、学校保卫人员对进出学校的人员携带的可疑物品要进行查验,严禁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危害物品进入校园,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2、学校保卫人员对带出学校的大宗物品要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并查验登记后方可放行。
二、值班制度
1、学校值班制度是对校园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有效监控,起到及时联络有关方面人员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值班包括节假日值班、早晚自习值班、早中晚夜食宿值班、寒暑假值班、以及按上级要求进行的紧急或临时性值班。
3、学校安排教师、教练员值班时要有领导在岗带班,值班人员和带班领导必须保证全天候通讯畅通。
4、值班人员应做好当天值班情况记录,协助学校处理突发事件。
三、安全检查防范制度
1、安全检查防范制度是加强对校园内所有部位、设施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加强安全防范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的安全检查要实行定点、定员、定岗制度,确保日常安全检查无空白、无死角,并形成安全检查记录,及时报分管领导。发现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或校长,并果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详细记录在案。
3、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形成安全检查记录,确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4、学校要认真分析安全管理人员上报的各种安全情况,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决不遗漏,及时排查;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内立即整改。
5、学校安全检查要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有患必改,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四、报告制度
1、报告制度是学校教职员工向学校或学校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学校安全工作中相关事项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教职员工对自身工作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行政领导或直接向校长报告。
3、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必须每季度书面向上级部门上报学校季度安全工作情况。
4、学校对安全隐患的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报告,对不能及时进行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在报告中说明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5、值班人员要向学校带班领导报告每天的值班情况,对值班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
6、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或其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学校应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电话报告。
7、报告安全隐患应包括隐患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整改措施、整改目标等,报告安全事故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等。
五、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l、整改制度是学校教职员工根据学校要求或学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安全管理制度。
2、对重大安全隐患应设立警戒线,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间。
3、学校教职员工要根据学校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要求学校验收。
4、学校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工作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书面上报整改结果。
六、教师、教练员点名制度
1、教师、教练员上课或训练,必须认真清点人数,查看学生精神、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
2、若有学生缺勤,教师、教练员有义务查询学生去向,调查学生缺勤原因,要做到上课、训练按时到岗,学生去向有人查询。
3、若发现学生精神、身体状况不佳,上课或训练前应询问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联系班主任、教练员或学生家长,详细说明学生情况。如有必要教师、教练员应及时送学生去医院诊治。
4、各班、各训练队要指定一名同学负责提醒教师、教练员,以便清点人数和查看学生状况。
七、用电安全制度
1、用电制度是学校校内所有涉及用电标准、安全及电器的使用、保管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用电线路的安装和电器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严禁在学校范围内使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热取暖器等。
3、学校任何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和撤除过程中都要指定专业人员负责;持有电力入网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才能从事强电操作;坚持“人走电断”的原则,合理、正确使用一切电器设施设备。
八、训练房安全管理制度
1、训练房安全管理制度是学生在专项训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
2、教练员按照学校训练时间按时开放、使用训练房,非训练时间禁止学生进入,教练员要对训练器材进行检查,指导学生安全使用训练器材,严禁学生擅自使用,存在安全问题教练员及时上报。
3、每月定时对训练房进行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协助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九、消防安全制度
1、消防安全制度是学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为原则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全体师生都有保护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3、指定专人负责校内消防安全,建立消防安全器材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应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火灾多发季节、开学前和放寒暑假前安排人员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排查情况。
十、卫生防疫制度
1、卫生防疫制度是学校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卫生防疫知识教育,严把食品卫生关,预防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加强疫情控制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持《健康合格证》上岗,并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建立食堂卫生责任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食品储藏管理制度、和菜品留样制度以确保师生食品安全。
4、学校应把卫生防疫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切实开展对师生的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制度校园、教室、宿舍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师生卫生环境干净、卫生。
十一、安全教育宣传制度
1、学校安全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和自救自护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教育制度是学校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和教育优势,对师生进行各种安全常识和安全法规的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安排课时宣传我国的各类安全法律法规,努力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宣传教育要坚持集中宣传和平日宣讲相结合,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人人讲安全。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对师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应包括交通、消防、用电、校内外活动、食品卫生、健康、防疫等各方面的内容,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
十二、集会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举行全校性的集会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和有组织地集会,避免学生发生挤压和冲撞。
2、如有单位、社会群体申请借用田径场、训练房举行体育比赛、文体演出等活动,及时向校领导汇报,经校领导同意后连同安全预案提前报上级部门,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并与场地使用单位、社会群体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告知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场馆使用期间的安全监督。
3、经学校批准需包承车辆集体外出参加比赛、考试等活动时,应选择具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并同具有资质的营运单位签订运输合同和安全责任书,方可出行。
十三、防溺水伤害制度
1、防溺水伤害制度是学校为了切实预防学生游泳溺水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应把防溺水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切实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游泳溺水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监护人)严格监管、看护孩子,特别是暑假期间的安全看护,把溺水防范教育抓紧抓实,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禁止学生在校期间进入学校游泳池,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对校游泳池的经营机构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游泳池开放期间有关人员做好安全监督。
十四、经费保障制度
1、经费保障制度是学校为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贯彻落实的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每学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事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的奖励等。
3、学校应尽力保证安全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