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薛城舜耕实验学校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4-05-23 09:11:00

一、指导思

,学校根据区委、区政府、区育和体育依据学校远景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文化为发展基石让每个教师都愉快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发展。“抓常规,促质量,抓科研,上水平,抓特色,求发展”为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认真开展激发学生斗志的“积分挑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化小组”、提升绘画技法的的“动漫、服装、微雕、书法社团”和为学生排忧解难的心理辅导等特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各科室,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狠抓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教学质量优秀

2、大力实施学校精品化建设。精心设计,建造优美自然环境,精雕细琢,营造浓郁人文环境,打造精品化校景,创建花园式学校。

3、开展拜师结对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打造一支有共同信念,有凝聚力的、干事创业的教师队伍。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环境网络和德育领导小组、班主任、干部三线德育管理网络,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德育结构。加强班主任队伍,组建家委会。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管理

制度是行动的指南,活动的标尺。对于一个新建校,管理制度需要制定、调整、充实、完善本学期,学校将建立教导处、绩效考核办、办公室、总务处、政教处等管理机构,查漏补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区和教体局考核方案,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引领学校发展的管理目标。

好制度贵在落实,考核是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教导处、德育处将进一步发挥好“督导”“考核”职能,通过每日巡查、不定时抽查、网络监控等多种方式,把学生上学放学、早读、课间操、上课纪律、学习习惯等情况;教师上下班、办公纪律、教研活动、社团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等每一项工作作为每周必查内容。同时备课、作业、课程开设等做到不定时抽查,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透明式反馈”,利用“周五例会汇报”和“周一升旗点评”等方式,以点评通报的形式反馈给班级或个人,并量化挂钩,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促进学校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二)加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引领

按照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学校确立了“知行合一,学养俱佳,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文化为主题,竭力实现“三个充分展示三种美”的效果:一是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搞好美化绿化,打造绿色生态校园,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并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二是充分利用每一块运动场地,扎实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展示学生的外在美(形体美);三是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 搭建学生成长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特长,以此展示学生的内涵美。

(三)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成效

建立以校长为舵手,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科室紧密配合采取组长挂帅,科室主抓,学校引领的策略,充分激发教研组长潜能,实行三比,比团结,比学习,比成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1、充分发挥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定期召开会议,规范每位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老教师协助教研组长督促、指导本年级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用语言打击学生,严禁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推销物品、学习资料和举办、参与收费性质的补习班,严禁工作日饮酒、上课迟到、溜堂、接打手机等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研判、整改,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让组长成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面旗帜,引领教研组工作和谐有力推进,组长在教育教学中全面引领,在学习教参、研究教材、集体备课、本组教师成长、作业布批、日常管理等方面,全面引领和把控,要调动全体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集大智慧搞好校本研究。同时把教研组纳入绩效考核,调动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3、在教导处、德育处的领导下,完善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职责、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工作,教导处、德育处及时进行检查督促,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各办公室协助教导处、德育处搞好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做好资料的入档积累,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宣传,并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实现能人有事干、事事专人干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校园创建标准以及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材料,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进一步提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2、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

学校制定教师培训工作制度和三年目标规划,拿出充足的活动资金,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

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或蹲点的方式,多创造学习机会让各位老师真正的走近名师,走近榜样。每周学习不仅常态化,更追求实效,把理念提升,打磨课堂,作为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渠道。通过听名家讲座,看名家视频,海量阅读书籍,参加各种课堂展示活动来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二是挖掘身边的榜样、名师,开展“青蓝工程”,让优秀教师积极帮扶青年教师,通过师徒互相听课、评课,让徒弟逐渐知道怎样读懂教材,怎样组织教学,手把手的教,手把手的学,实现共同成长。让青蓝工程成为常态化的教研活动,立足课堂,每周听课,每学期总结,在听课中不断的反思、改进、提升,把课堂作为共同成长的主平台。三是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集体备课、专题教研、课题研究、外出学习汇报、信息化培训、优质录像课观看学习、聊书等多种教研活动,加强活动中的讨论交流,引领学校教师成长。四是充分利用录播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录播打磨新课,提高授课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3、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孩子读书,我们教师必须做好榜样。新学期,我们将为每位教师充实各种教育书籍,每学期进行阅读推介,做好“聊书记录卡”,举办“聊书会”,分享精彩,交流感受,让老师们爱上读书。

我们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教体局组织的各学科教研、远程研修、读书工程等各种培训活动以及各类学生竞赛活动,争取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五)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1、学校以“四线六步”为教学主线,夯实备课质量,提高作业成效。备课实行集体备课、书头备课、精品备课相结合,突出备课的时效性。组织教师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把握好课标要求,单元课时目标、重难点,学生起点,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加大对集体备课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集体备课的研讨过程及实用性,发挥团队优势,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形成教学合力。

2、打造充满斗志的学生主导课堂

学校将“三驾马车”作为学校发展的思路,把普文、艺体、春考同步发展,齐抓并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的特长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就规划到位,发展的看待学生进步,及时的做出调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3、丰富课程资源,搭建课程体系。

课程就是教育的“心脏”,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课程,课程的内容设置、开设质量、评价体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做好课程管理,我们将逐步构建课程中心,促进我校课程全面发展,在开齐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有效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

利用教师资源,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组建英语、地理、生物、剪纸、微雕、舞蹈、摄影、服装、动漫等兴趣社团,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让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助力孩子们插上成长的双翼,让每个学生绽放生命的光彩!

4.加强对国家课程的解读和研

学期开始,我们将对教学参考书的使用、解读作为教师培训和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让年轻教师尽快了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和编排,让经验丰富的老师成为本组教师的领头雁,分负责集体备课,让青年教师先学习,不再承担集体备课的主备任务,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向课堂要质量。

(六)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综合素

学期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局面。

1、认真抓好班主任管理这个牛鼻子,探索使用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注重过程考核。榜样型:树榜样,起引领;成长型:压担子,促成长;拖拉型:拉帮带,推后进,完任务。继续开展“新老互联”帮扶活动,让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让新班主任快速成长。要求班主任组织好两支队伍,做好两件事。两支队伍:一是团结协调好本班教师队伍,让配班教师明白自己的管理重点和目标,行动一致的抓好细节管理;二是组织好家长这队伍,成立校级和班级家委会,进行无缝隙管理,家校合一。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精心选拔,细心培养,树立威信,培养好助手;第二件事是耐心教育,精致管理,画龙点睛的点评,教育,引导,鼓励,鞭策学生,形成良好班风。

2、通过开展系列有效的养成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导处根据已经制定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培养措施,制定严格的检查、督导、评价考核机制,保证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政教处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常规管理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通过发放倡议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等系列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校园良好新秩序和新风气的形成。

3、将班级工作的考核与平时的常规检查、评比、开展班队活动的情况、班级宣传的情况结合起来,将考核成绩与班主任费挂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强化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