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2024年枣庄理工学校工作计划

来自:薛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时间:2024-02-27 16:34:24

2024年,学校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争创山东职业教育强校。下一步将围绕“出优质成果、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学校品牌”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坚持党建引领

1.继续以“红石榴”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实施“贡献教育强国战略,打造齐鲁职教名校”工程。继续推进“双培养”工程、名师培养、班主任工作室、创新工作团队等工作,完成学校高水平学校创建工作的党建工作任务。

2.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创建学习型党小组,创建党员示范岗,积极与社区、党校等单位开展共建,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

3.做好网络安全和舆情管控工作。教育引导师生规范网络行为,签订规范网络行为承诺书,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旗帜鲜明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继续落实校长接待日和家长开放日制度,成立膳食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及时倾听家长诉求,做到问题不出门。落实公开公示制度。按要求通过工作群、公示栏公示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通过家长群、新闻媒体及时传达上级政策,及时发布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好舆论引导,做好教育风险防范。

4.与时俱进,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加大对宣传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打造素质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团队。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教学活动场地等意识形态阵地内容及时更新,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和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抓实家校共建。成立各年级及学校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与坚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齐发展、共进步。

6.加强德育教育科研。开好班主任工作例会,总结工作的经验得失;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研活动,使德育教育工作不断走向科学、规范。努力探索开展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艺术化课题研究。

7.采取分类推进,对不同系部采取不同管理模式。规范教官管理,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研究科学高修的管理方法。对各班级的后进生做好跟踪调查,结合班级量化考核、搞好培训,开好座谈会和思想汇报会,对后进生的转化做到施以爱心耐心,做好后进生思想沟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讲究工作方法。建立后进生档案,提高后进生思想转化成果。

8. 继续推进“班主任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积极培养优秀的班主任工作团队。争取在班主任能力大赛工作中有重大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9.加强专业建设。根据《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备案工作的通知》,根据我校各专业工作需要,对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根据各专业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课程。各专业在开学初的一个月内,通过集体教研,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2024年修订版的《枣庄理工学校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加强规划课程建设。鼓励支持教师研究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完成四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讲解变示范。各学科把研学《课程标准》作为集体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专业教研活动的始终。升学班教师除研学《课程标准》外,还要研学学科历年《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把《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建立凸显特色、强化实践、兴趣培养、全面育人的校本化课程体系;研发校本化、个性化的学科延伸课程、特色兴趣社团课程、综合素养等课程。

12.端正教学工作态度。严禁空堂,课堂纪律严明,课堂师生礼仪规范,提前3分钟候课,上课前点名,有效制止学生课堂上睡觉、说话等违纪行为,结课前2分钟小结等。晚自习值班老师准时到位,当晚有事要与他人调换并提前向当日检查领导请示;严格坐班,课堂上禁止学生吵闹、禁止学生观看与本专业教学无关节目,禁止学生上课期间随意出入教室。

13.落实《课程标准》。聚焦学科素养培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问题情景,课堂生成丰富、结构完整。备课要实用,要体现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教案要包括课题、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评价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要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教案必须有两节课的提前备课量,连堂课可备一个教案。教研组每月开展教案质量检查,教务处进行教案数量检查。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案评比,评比结果纳入教学常规量化。

14.推行学案设计。客观分析学情、解读教材、分解课程标准、详解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过程、精研教法学法、课堂训练充分、课后练习适当。学案设计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拓展性、情境性,有学后反思。学案的数量可根据学科单元章节特点而定,不一定每节课必有学案,但每半学期每人不少于2个,学校每半学期举行一次学案评比,以评代检,评比结果纳入教学常规量化。

15.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实施周学科集体备课和间周专业大教研活动。周二第7、8节为学校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开展本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研究探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开发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学校间周的周五第7、8节固定为专业学科大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安排主讲人、教研形式、教研内容、教研目标等,包干领导要参与学科集体备课和大教研活动,学校鼓励通过集体教研建设本专业或学科的教案库、学案库、课件库、试题库、微课库等,建成本专业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学校教务处负责统计、检查学科集体备课和间周专业大教研活动,纳入教学常规量化。

16.强化听课学习。拜师结对师生互听,师傅每周至少听学生1节课,并做点评,学生每周至少听师傅2节课。入职三年内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4节,不含因公赴外听课。有详细记录,有点评。教务处每学期末根据听课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纳入教学常规量化,不准许抄袭听课记录,若发现抄袭行为经核实的,当年教学常规量化的听课分数记0分。

17.规范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辅助拓展性展示、点睛式展示、演示性展示教学,避免PPT流程化、讲座式教学。

18.规范作业设计。学案中的【课后练习】可代替作业。文化课作业训练量适中,专业课、素质课的作业要设计探究性、实践性内容,作业批改要及时,且有针对性评语。教研组每月进行作业检查,报教务处统计,纳入教学常规量化,作业检查时不交的(补交无效),该次作业检查记0分。

19.鼓励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学校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特色兴趣社团,定时间、定地点、定学生、定内容、定目标,形成特色课程,报给教务处负责检查统计,按照学校规定每2节课折算1课时工作量,取得突出成绩的,按照学校规定给予奖励。

20.加强学生实践教学。通过各专业“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适应能力;通过适岗实训、专业课培养、技能比赛和大赛历练、“1+X”等技能证书考证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21.落实干部教学管理责任。校级领导和教务处主任、副主任包干专业或学科,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每周听所包干专业或学科老师的课不少于2节,包干分工如下表。

序号

专业或学科(含中职、高职和高考)

负责人

包干领导

1

政史教研组

李茂斌

张飞龙

2

机电教研组

郑君玉、张士训

赵修宽

3

数控教研组

种法州、王田田

秦福强

4

幼儿保育、音美、艺术设计、旅游

李春丽

许岩

5

语文教研组

岳境晨

李枣峄

6

计算机教研组

刘军、张瑾

贺虎

7

电商教研组

李建利、张庆

朱宪忠

8

新能源汽车教研组

张伦戟

种法佳

9

数学教研组

马晨程

王臣

10

体育教研组

胡海洋

张启明

11

英语教研组、职普融通班

刘娟

种华东

22.聚焦课堂。①鼓励各专业各学科通过开展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集体教研、专题讲座等活动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特点的专业或学科“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形成本专业本学科教师普遍掌握并能普遍使用的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程特色案例。②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初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45周岁以下的老师全员参加,45周岁以上的老师鼓励参加,组长和本组满45周岁的教师做评委,评选出一等奖不超过30%,二等奖不超过30%,颁发校级优质课荣誉证书。获得校优质课一等奖的老师才有资格参加当学年度更高一级的优质课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的课件、教案、学案入选学校教学资源库。

23.课题研究。各专业各学科结合本学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各级教研机构申报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开展课题研究,建设教学教研网络资源库,形成文本材料,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带领本专业本学科教师迅速成长。

24.大赛历练。学校出台文件支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教师技能大赛,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对在各类大赛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在实绩考核和职称评审中给予适当的奖励。

25.进修学习。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区安排的业务培训、校培、各类继续教育、赴企业锻炼学习等活动,对教师参加以上活动产生的费用,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报销。

26.鼓励笔耕。学校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心得体会、问题探究、教育案例等及时整理成教育教学论文予以发表,或者整理成册出版专著,或者根据学校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出版,或者优化课程教材申报精品课程。学校根据取得的成果在实绩考核和职称评聘中给予适当奖励。

四、做好招生就业

27.首先做好常规的招生就业各项工作。

28.完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的申报以及下一步的相关工作。

29.深化校企合作,筹备成立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30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新疆内职班学生寒假在学校不能回家的优势,引入适合的企业项目进校园。

五、做好新疆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31.继续加大混班教学、混合住宿、混合就餐工作力度,“三混”涉及同学力争突破疆籍学生数的60%。

32.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绩,继续深化与区内各兄弟学校的联谊机制,联谊学校力争突破8所,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向深入。

33.继续利用暑期家访平台,加大家校沟通力度。计划深入北疆各地州,力争访问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30%。

34.与兵团十二师职业学校建立友好结对共建关系,在教学、管理等各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六、其他工作

35.做好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争取8月底完成新建教学楼配套竣工验收,确保9月正常使用。

36. 争取申报3-5个专业的五年一贯制,并完成50-70人的教师招聘工作。

37.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网格化监管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岗位明确。开展安全教育、应急演练、各类宣教活动。利用“安全教育日”、 “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12·2交通安全日”等节点,积极开展专家讲座、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板报评比、安全签名、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教活动,提高了学生防范各种安全事故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38.提高服务意识,继续做好工会群团工作。关注职工生活,广泛开展趣味运动会、教代会、重阳节、退休教师荣退仪式、职工会费发放和困难职工救助等各项活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39.攻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特色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疆内置班办学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新疆中职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也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今年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