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信息)枣庄四中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枣庄四中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枣庄四中紧扣课程建设、课堂变革、课题研究等方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聚焦课堂管理,提升校本教研品质和内涵,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强化常规教研,落实“双减”政策
1.注重集体教研。实施学科组教研和备课组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召集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明确工作职责,要求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照片、有学习记录材料等。每周五交教导处检查,每次活动教导处做出美篇,及时发送学校群。各备课组教研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突出学历案编写、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各年级主任、分管校长要实时跟踪备课组教研,监督教研的开展过程,避免流于形式。学科组教研突出课程纲要的修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及学校组织的听评课。
2.强化全员练兵。由教导处牵头,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习新课堂评价标准,传达学科教师领会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立标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师徒同课异构课、老教师传帮带指导课,确保教师全员赛课。教导处组织分管校长、教研组长、学科教师打分汇总,纳入个人量化并在学期末公示。课后学科组组织教研活动,评价课堂。修订后的优秀学历案上报教导处,学校集中编辑,积累校本资源。
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教研实效
1.加强纲要研究。利用假期和开学第一周时间,研读课程标准,分备课组研讨、完善课程纲要。学科组长审核、修订后上交教导处。
2.加强学案检查。组织学习枣庄市教科院发【2021】8号文件和山东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学历案编制和课堂教学细则,将“学习目标的叙写”、“评价任务的精准”、“作业设计契合目标”作为检查重点。每周教导处检查,展评优秀学历案,下发简报,反馈结果,指出问题。
3.加强学科管理。要求各年级教师每周在进行一次与学生面对面谈话,详细分析学生存在的学科学习问题,寻求解决措施,明确学习方向;一次备课组内听课活动,互相取长补短;一次课堂自测,自查每周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改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1.开展课题研究。由校级干部牵头组织课题研究,重视过程性研究,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课题化,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成果带动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2.丰富发展形式。(1)开展青蓝工程。组织拜师结对仪式。“师父”定指导计划,“徒弟”上汇报课展示学习成果。(2)举办论坛活动。名师和教研组长开展新课标解读、学历案编写,单元学习案的精制以及作业设计研究等主题讲座。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单元学历案编写论坛活动。
3.加大培训力度。(1)积极筹措教育专项经费,组织老师走出去参加专业培训,分赴潍坊、南通、济南等地考察学习,写出学习心得。(2)利用校园网、远程研修、希沃软件培训等,为老师提高教研信息技术支持,共享优质资源
四、创新教研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1.做实联研活动。在“走出去”的同时,我校把联研共同体学校的骨干教师“请进来”,以“共融、共研、共享、共进”为原则,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研讨。重点就课堂研究、集体备课、学法指导、作业批阅、后进生转化等方面深入联研,要求参加活动人员详细填写听课记录。
2.发挥名师作用。发挥陈芹名师工作室作用,辐射其他学科,带动全校教师的共同发展。(1)建立教研制度。每周三下午第五六节课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数学组大教研,七八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分别在周二、周三和周四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本周教学内容。组织全员性听评课活动,重点研讨学历案编制要素中学习目标的叙写,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任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