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枣庄市第四中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一、总体要求
设立“劳动周”是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学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以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通过举行“劳动周”主题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基本的劳动思维、塑造优秀的劳动品质,提升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二、活动时间
“劳动周”活动定于每年5月份的第一周进行。2024年为4月29-5月5日。
三、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启动仪式:4月29日举行“劳动周”启动仪式,明确活动意义和要求。
2.主题教育:4月29-5月5日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劳动的认识。
3.校园实践:4月29-5月5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扫、绿化维护等活动。
4.校外实践:联系社区、企业等,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
5.家庭劳动:2024年五一假期根据《枣庄市第四中学家庭劳动清单》,指导学生在家进行相应的劳动实践。
6.技能比拼:2024年五一假期动员家长录制视频,5月1-5日举办劳动技能线上比赛,如烹饪、手工制作等,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7.研学实践: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基地,体验不同劳动过程。
8.成果展示:通过校园展示、网络平台等,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活动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劳动周”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组长:李振成
副组长:李爱纯
组员:各班班主任
2.机制保障: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氛围保障:通过校园媒体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氛围。
六、活动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包括活动策划、物资准备、人员分工等。
2.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知晓率。
3.活动开展:按照计划组织各项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
4.活动记录:记录活动过程,包括照片、视频、学生感想等。
5.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总结会议,评估活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七、评价与反馈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参与度、技能掌握、劳动态度进行自评。
2.同伴互评:学生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4.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不断优化活动方案。
通过“劳动周”活动的实施,期望枣庄四中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中学习、成长,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