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措施】薛城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预防控制相关信息,落实政府应急处置措施的相关信息

来自:薛城区卫生健康局 时间:2024-05-21 18:20:00


薛城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暴发对病人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一)医院感染爆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徐巧燕(0632-4483959)

组员:张燕梅、刘宪刚、刘倩、田芹、宋丽

刘桂梅、周 萍、杜娟、曹秀芝

责:负责组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负责对本院的医院感染暴发成立与否做出最终判断;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调查与控制工作,并按要求报告薛城区卫生局医政科和薛城区疾控中心防疫科。

(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事件专家组:

组长:宋丽(0632-4483912)

组员:张燕梅、刘宪刚、刘倩、田芹、宋丽

刘桂梅、周萍、杜娟、曹秀芝

责: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以及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人及高危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指导。

(三)医院感染暴发应急事件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通(0632-4483919)

成员:秀梅、褚天文

职责:提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隔离区食品和生活用品,保障医院水、电正常供应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

(一)当疑有或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疗医生应立即向本科室主任报告,并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在一周内发生下列医院感染病例时,应以最短的时间(2小时内)向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院感科 4483912、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4411293);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医务处、护理部等相关部门通报;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经调查及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专家组会诊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院感科在 12小时内报告至区卫生局医政处和区疾控中心防疫科。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三)科室在一周内发生下列医院感染病例时,科室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院感科 4483912、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 4411293);院感科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医务处、护理部等相关部门通报;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感染调查及监测工作;经调查及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专家组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报告区卫生局医政处和区疾控中心防疫科。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吉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四、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措施: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具体处置措施为:

(一)控制感染源: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二)切断感染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去除和杀灭病原体。

(三)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有条件时可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

(四)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五)协助疾控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向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五、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一)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二)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三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三)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五)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等工作;

(六)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八)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九)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经验总结

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经验与不足,以便更好的减少或杜绝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