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城区2024年“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方案》(建议稿)的风险评估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薛城区2024年“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重大行政决策,列入了薛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需进行风险评估。
一、评估主体
根据《枣庄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有关要求,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作为评估主体,开展《薛城区2024年“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方案》(建议稿)的风险评估工作。
(一)制定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枣庄生态立市和绿色崛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2021至2023年,我区“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按照“成片聚集项目,集中攻坚作战治理”的原则,累计实施重点项目99个,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完成造林绿化8000余亩,荒山绿化彩化6300亩,生态廊道提升63公里,破损山体治理7处,河道治理7条,建设公园游园5处、口袋公园48处,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万亩。
为纵深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夯实“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生态基础,按照市指挥部办公室和区领导要求,我中心按照“成片聚集项目,集中攻坚作战治理”的原则,围绕荒山披绿、河道治理、产业增绿、城区绣绿、镇村兴绿、绿道提升、湿地复绿、防火护绿、山体修复、沃田高产十大工程,系统谋划山水林田生态布局,努力构建“山青、水秀、林茂、田沃、湖美、城靓”的薛城区大生态格局。
(二)制定过程
1.启动编制和前期研究。2023年12月中旬,成立《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写小组,明确《方案》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等。2023年12月底,编写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调研考察、向薛城区各镇街和有关部门征集建议等方式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的基本思路。
2.起草计划初稿。2024年1月初,编写小组多次召开内部讨论会,就《方案》的目标任务、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
3.广泛征求意见。2024年1月中旬,就《方案(初稿)》先后向薛城区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再次就《方案》内容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并进行科学测算,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征求公众意见时间为2024年1月21日—2024年2月20日),并在编制过程中予以充分吸收借鉴,最终确定三个方面重点任务。
(三)制定内容
1.目标任务。2024年,全区计划实施6个片区26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建片区2个、提升片区4个,预计投资4.17亿元。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植树造林700亩,建设提升生态廊道10公里,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万亩、湿地修复50亩、破损山体修复1处、河道治理3条(段),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2.3万亩,建设提升口袋公园15处。
2.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各镇街要将“大会战”项目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要结合“双十百千”工程,积极整合发展资金,用于“大会战”项目建设等。强化用地保障。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落实重大项目新增用地指标提前预支政策,用好不限数量土地指标预支政策、林地定额应保尽保政策,保障“大会战”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等。提升管护能力。坚持建管并重,建好用好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3.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和区直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整充实“大会战”片区指挥部成员及专班力量。区“大会战”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督导考核。继续把“大会战”纳入镇(街)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和区直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修订完善年度“大会战”考核办法,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宣传推介。各级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大会战”建设成效。各级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到“大会战”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评估依据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的意见》(枣发〔2021〕8号)等相关规定。
三、评估内容
(一)合法性评估
本方案以《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的意见》(枣发〔2021〕8号)为依据,《方案》中的文字表述与市相关文件衔接一致,因此该重大决策事项具有合法性。
(二)合理性评估
2021年,市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以来,我区以市委“五个一”发展思路为引领,聚焦以“山水林田大会战”为保障创优生态环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密结合“双十百千”工程,坚持“按流域、成片区、沿绿道”整体布局,“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系统谋划,深入实施荒山披绿、河道治理、城区绣绿、山体修复、沃田高产等十大工程,统筹做好护山、治水、兴林、育田,着力培树一批生态系统治理示范片区,在推深做实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质效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城乡秀美、产业兴旺,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4年,我区按照“成片聚集项目,集中攻坚作战治理”的原则,围绕荒山披绿、河道治理、产业增绿、城区绣绿、镇村兴绿、绿道提升、湿地复绿、防火护绿、山体修复、沃田高产十大工程,计划实施6个片区、26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建片区2个、提升片区4个,预计投资4.17亿元。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植树造林700亩,建设提升生态廊道10公里,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万亩、湿地修复50亩、破损山体修复1处、河道治理3条(段),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2.3万亩,建设提升口袋公园15处。
为了构建“山青、水秀、林茂、田沃、湖美、城靓”的薛城区大生态格局,本方案的制定是合理、必要的。
(三)可行性评估
我区按照“分类实施、重点治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思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将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提高绿化水平,加快恢复、保护和建设青山绿水步伐,创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恢复受损的森林资源,修复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在路沟渠建设农田林网,改善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生长条件,减少早涝、风沙、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构筑山下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农业稳产高产。覆盖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可控性评估
《方案》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实施的重点项目覆盖面广,符合2024薛城区构建“山青、水秀、林茂、田沃、湖美、城靓”的大生态格局的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以下风险:一是部分重点工程建设要注意与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一致;二是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涉及诸多部门以及镇街、社区各级,如何保证全区一盘棋,并适当对各镇街考核差异化,需要科学统筹协调。
四、评估结论
该方案总体实施风险可控,能够实现2024年“山水林田大会战”工作目标,进一步构建“山青、水秀、林茂、田沃、湖美、城靓”的薛城区大生态格局。同时,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建管并重,建好用好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建设成效。二是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细化分解任务,编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争创市级示范片区。三是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红黄蓝”管理机制,对镇(街)重点打造的精品片区进行专项督导,不定期检查通报,确保片区建设质效。四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努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